编者按:本周六(2月18日),泰吉轩画廊将举行2周年纪念特展。据悉,此次展览集合十余位摄影名家的经典作品,从莫霍利纳吉的包豪斯艺术到他的学生哈里卡拉汉,从斯特兰德纯影派先驱到后来F64小组,欧洲的纪实摄影大师艾略特到南美的传奇摄影史寇达……纵观泰吉轩创办至今,亚当斯、尤金·阿杰、尤金·史密斯等等,这些在摄影史上响当当的艺术家的原作作品都在这个几十平米的画廊里展出过,这到底是个怎样的画廊?为何能邀请到如此重量级的大师的作品来国内展出?带着这些疑问,本网记者连线了泰吉轩画廊的总监卢骁,做了如下专访:
泰吉轩画廊的总监卢骁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您好卢骁,泰吉轩自创办画廊以来,一直在坚持做原作展览,请问这也是办画廊的初衷吗? 卢骁:最初是因为我个人对摄影特别喜欢,喜欢拍照,后来开始买画册,看到很多经典的作品,看的多了之后,意识到一个问题,确实有些东西自己是拍不出来的,做艺术也需要一定的灵性在里面。后面有机会看到一些原作的时候,发现原作跟画册印刷出来的效果差距蛮大的。之前我也没有意识到原作跟印刷效果有多大区别,但是真的看到的时候才发现差别不是一点半点的。后来就开始买一些照片,但是挣的钱有限,买的也少,后面越买越发现我们缺的东西蛮多的,发现国内很少人去买照片,美术馆也很少收藏,藏家也很少,觉得这是一个空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又希望能够把这些好东西分享给大家,后来就跟家里人商量,想做一个平台,开一个画廊,可以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在家里的支持下,我们在这里买了这个房子,开了这个画廊。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您做了这么多可以堪称大师级的艺术家的作品,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泰吉轩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呢? 卢骁:是这样,其实我们是家族式的,做这个事情的初衷就是想要把这个事情做长久,所有的事情都是按做长久准备的,我们也是买房来做画廊,虽然画廊面积不大,但是可以做长久。展览作品一般都是我自己去联系的。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国内像这样坚持做原作的画廊挺少的,在国外像这样的画廊多吗? 卢骁:国外画廊其实分得很细的,各种门类都有,但是都是做原作。是这样的,其实能在国外美术馆或者画廊展出的照片都可以称之为原作。原作会分,当代艺术,传统艺术等,我们常说的老照片在国外是归到古董类的,分的很细。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您是怎么跟这些展览的作者联系的? 卢骁:都是一点点积累的,一开始也挺困难的。其实国外的一些艺术家之间也是会有经常联系的。我们做一些展览之后,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建立起来了一种信任和联系,慢慢的作者队伍就多了。
尤金·阿杰 作品(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泰吉轩最初做展览的时候是怎么运营的? 卢骁:其实,最开始做展览的时候,有一些作品纯粹是靠买的。后来慢慢的做的比较顺利了,有些艺术家或已故艺术家的后代大家之间都有信任和了解,做起来会顺利一些。其实也是挺困难的。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泰吉轩做的一些展览作品均来自国外,这些国外的摄影师愿意到中国来做展览吗? 卢骁:很多摄影师一开始都是排斥的,因为大家之间不了解,尤其对于中国的市场也不了解。做的一些展览之后,有些艺术家作品卖的比较好,他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慢慢的建立了联系和信任,有一些摄影师愿意将作品拿中国来展览。很多艺术家刚开始联系的时候都是会遭到拒绝的,因为可能像这样联系他的人太多了。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泰吉轩有做过国内摄影师的展览吗? 卢骁:暂时还没有。其实像这样作为一个在中国本土的画廊,做本土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展览是早晚的事情,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之所以这两年没有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国外我们没做过的艺术家还有很多,我们缺的东西太多了,还没做过来呢。我们希望先把国外的一些最好的东西引进来。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泰吉轩的展览基本都是以个人展览为主? 卢骁:大部分是个人展为主,不过像就要开幕的周年展就是群展。有时候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尤其是已故的,很难找到很多的作品。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展览要跟摄影师签合同吗? 卢骁:其实是这样的,有些签有些不签。我们之间有信任的话签不签是不重要的,要是我们之间没有信任的话签合同又能签多久?我们也是靠时间,双方慢慢的磨合,完全凭信任来做事情。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这些国外的摄影师对中国的摄影市场是如何看待的? 卢骁:挺满意的。国内现在慢慢的有一些人已经意识到了原作的价值,愿意收藏或购买,虽然人数不多。我们做的这些摄影师大多都对中国的销售和市场挺满意的,这个事情也在慢慢扩大,我对未来的市场也是满怀信心的。我相信在未来几年,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好的。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原作的概念事实上是去年才被吵起来的,靳宏伟的“原作100”摄影展,包括大理摄影节推出众多原作展,原作的这个概念渐被摄影人熟知。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原作市场? 卢骁:原作其实就是艺术家自己认可的或艺术家签字的作品都叫原作。其实我们大多对原作的定义更多是传统的作品,或者已故的摄影家的作品。其实老照片也是原作,打印机打印出来艺术家本人签字的也称原作。原作好像只有在中国我们才特别的去提它,其实在国外能在画廊展的能在美术馆展的几乎都是原作,因为他们很少有复制的概念。首先复制是要有版权的,没有版权就不能复制,所有复制了的都可以是原作,像海报这些都是例外,不能归属到照片,是印刷品。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我个人最初感觉只有老照片才有原作,数码时代国内对原作的概念似乎也不太重视,您认为原作的概念重要吗? 卢骁:是这样的,在国内我们做展览,交一张电子版,然后出一张照片或几张照片,或者拼板展出,我个人认为这更像是一个海报性质的,不是一个摄影展览。展览更应该是一张照片一个照片,每张照片都是独立的,并且每张照片都是作者本人认可制作的。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如何欣赏或观看原作照片? 卢骁:我们现在做的展览大多是一些国外一些顶级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所以我们过多的不是考虑它好不好,更多想的是好在哪。看作品,第一眼看的肯定是图像本身,看拍的是什么东西,看过这个之后,我们要看材质,是在什么媒介上做的。看的多了之后,对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手法有个综合的感觉。还是要整体的来看待这幅作品。
John Sexton作品(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这些摄影大师的拍摄方式对现在的摄影爱好者有什么帮助? 卢骁:其实,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摄影爱好者看历史看的太少了,缺失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对摄影大师的拍摄习惯和拍摄方式,包括看原作的了解太少了。作为一个摄影人,如果你没有看过历史,没有办法去了解这个事情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前人们都做过了什么,其实每一个后来的大师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站起来的。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泰吉轩都做过哪些摄影师的展览? 卢骁:大概做过三十多个摄影师的展览。个展的话做过亚当斯,尤金·阿杰,望月久,迈克尔·肯纳等。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记得上次来泰吉轩看展览时,展览还没开始呢,很多作品都已表示已卖出的标签。请问,原作的市场在中国式什么状况? 卢骁:市场还好,国内一些人的欣赏水平慢慢的提高,大家也接受了照片被收藏。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怎么给照片定价的? 卢骁:很多照片是不需要我们定价的,其实很多照片,全球很多画廊都是一个定价,我们不需要考虑定价的问题。像一些已故的摄影家一般是按照拍卖会定价的。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一般什么样的人群会来购买?是收藏为主还是欣赏为主? 卢骁:两部分人都有。一部分人是摄影人,原来可能也发烧,现在可能对自己的作品失去信心或者没有时间去拍摄或拍不了那么好的照片,那么没关系我就收藏好照片,这些往往是对摄影比较了解,也愿意去研究一些更深一些的东西,比如摄影工艺等。另一部分人可能是相机都不拿的,他们对摄影完全不懂,只是个人喜欢收藏,对艺术品收藏来说,世界一线的绘画名家的作品基本上是买不起了,但是一线摄影师的摄影作品还是可以买的起的。他可能不太在乎这个照片究竟是怎么做的,首先在乎的是这个画面是什么,自己喜不喜欢。另外看作者是不是名家,是不是真正的大名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泰吉轩下一步还有什么好的展览推荐给大家的? 卢骁:大年初二我去了趟日本,一方面是5月份我们要做一个金道子的个展,也是新作展。有很多照片特别震撼,特别漂亮。
今 道子作品(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做一些艺术家的个展,您都会考虑请艺术家本人到场吗? 卢骁:我们现在做的展览只要艺术家还活着,我们就都把他请过来。虽然花不少费用,可能现在没有意识到摄影家本人到场的重要性,但是过很多年之后再回想起来,这是有意义的。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您上学的时候学的什么专业? 卢骁:混凝土专业毕业,但你问我水泥标号我是记不住了。高中之后比较喜欢摄影。 其实我挺赞成国外的一些艺术家或者画廊,当他们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会做捐赠。当我们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做捐赠。我们也找过美术馆,他们不收,但是等过了很多年,他们想收就不一定能收得到,到那时候我们会考虑捐赠。作为一个画廊还是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近几年我认为我们现在最好的责任感就是把更好的东西带过来,争取把更好的东西留下来。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谢谢。 (本网记者:张双双)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4 12:04 , Processed in 0.01842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