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雅昌摄影网 作者系SEE+画廊经营者) 初次听说画儿这个名字是因为她拍摄多年的摩挲族文化的田野调查作品,这名字好像是一个噱头,和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曾长期生活在乡下,拍摄摩挲族留下的生活,犹如一幅画儿一样,她年轻的时光在这个部落中穿梭着,多年以后,她捧着沉甸甸的田野调查记录走出了那片神秘的土地时,她坦言已经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她在乡村生活了近十年,与大城市相比,她仍然保留了自己心里的那份原始的情怀,这对于她的价值观和艺术判断产生了很多影响,所以由她经营的SEE+画廊的从07年创立便相对高端,国际经典摄影大师的展示和收藏是她的主旨。
画儿 正如每个人都有收藏癖一样,收藏摄影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癖好,有的是一份回忆,而有的是一份向往,画儿的个人收藏似乎更偏向后者,她爱猫,画廊里也曾游荡着一只如精灵一样的摄影界名猫“蓝星”,她一个人生活,猫便成为了她的伙伴,想必你已经猜出了她对摄影作品的收藏标准了……“和猫有关”的摄影作品就是她收藏的一个最基础的标准,在闲聊中,画儿自豪的说着前几日去巴黎刚买了两张杜瓦诺所拍摄的和猫有关的作品,她对艺术家所拍的猫很敏感,清楚的记得自己曾看到哪位摄影师拍摄的哪张猫,这似乎也是她的精灵之处。与个人喜好的收藏不同,SEE+画廊的收藏绝对不能按照个人的方式进行,她每举办一个展览是,都会使画廊收藏一些作品,虽然07年影像市场的压力十分大,但她却依然坚持着,随着近些年拍卖公司,机构,摄影师和专业的摄影网站的一些努力和推广,大家对摄影的认识也好了很多,以SEE+画廊为例,07、08年画廊还在亏损,第三年就逐渐好了起来,这也增强了她自己和藏家的信心。画儿不仅将国际级别的大师作品放到国内展示销售,让更多人的人有能力去收藏这样的作品,而且也对国内的新一代摄影师作品很感兴趣,在她的努力下,先后举办过齐鸿、魏壁、路泞、丘等一批中国青年摄影师的作品,并且将他们推向国际,让更多的国际藏家,摄影人,评论家认识中国的年轻摄影师的作品。
丘 作品 歌手火风是个藏家 记者:从盈利之后大概有多少位稳定的藏家在收藏?画儿:始终在关注我们每一个展览,基本上都会收一些的,我想十位左右吧。 记者:他们的收藏状况你了解吗?比如说他们是像你个人一样收藏某一类的,还是他们是按照某一门类在收藏? 画儿:都不一样,他们的差异性还是蛮大的,我还是比较了解,甚至我还会给他们提一些建议,给他们做一些顾问这样的工作,每个人有他自己的原因,可能跟他的知识结构、成长经历,对艺术的修养不一样,都还非常不一样,每个人收藏的风格非常不一样。
火风作品 记者:他们的收藏是刚刚起步吗?画儿:有的比较早,有的甚至非常早,也有的甚至是跟着我一起开始的,跟着我们画廊一起开始的。 记者:他们能认识到影像作品和其它艺术门类作品的差异性吗? 画儿:非常明确的。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懵懂,只是因为觉得喜欢,但是后来开始进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画廊的一个职责,你要把跟收藏有关的知识告诉大家。 记者:我听说SEE+画廊和歌手火风有关系,这个关系是怎样的? 画儿:我们一起投资的,我们是股东。 记者:他有收藏吗? 画儿:火风收藏的东西比较广泛,他的兴趣有摄影,有绘画,还有他的乐器,吉他,他收藏太广泛了,我也不便透露,但是太广泛了,他确实是一个玩家,是一个藏家。 记者:他对整个画廊的经营方向有没有参与? 画儿:他不干预,从开始我们做的时候就说好他不干预。
火风 觉悟者 真正的销售是在后台 记者:咱们销售的情况除了画廊本身作为展览时候的销售,还有一些艺博会吧。画儿:对,我可能是得如实地说,我们真正的销售可能是在后台的,并不是说每次展览表面上大家看到的这些,有很多收藏,包括我的藏家会告诉我喜欢谁谁谁的作品,或者通过我们某一个展览,比如说我们上个月做了乔治·泰斯作品的展,从这个展览延伸到乔治·泰斯曾经做过爱德华·斯泰肯的作品,曾经被他们家族认可,他也是被爱德华认可的最后一个帮助他做照片的摄影师,也是一个暗房大师,有一个延伸之后,我们的藏家觉得我也想收爱德华·斯泰肯的作品,所以就收了两套,有一些这样的状况,不一定是非要墙上有展览看到就买这张,不仅仅是。
乔治·泰斯作品
乔治·泰斯作品 记者:经营画廊最主要的还是靠一个人脉的关系。画儿:对你的信誉,大家信任你,你确确实实能有好的作品。 记者:品相好又可信的作品。 画儿:很重要的,我们大概做了一两年之后,我就开始很在乎地告诉我的藏家,因为我自己就很在乎这个作品的出处,到底从哪儿来的,因为我们还是比较好都是直接跟摄影师签约,所以第一手拿到,从他的手到我们的手,有一些画廊的做法不一样,有很多可能他是从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基金买到的作品拿回来再做一个差价,但是要小心,这种形式就要小心,因为我去年在法国摄影节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巴黎特别重要的摄影作品的鉴赏家,他给我讲了太多、太多关于这个行当里的猫腻,所以让我当时特别的震惊,就更加坚定了必须是要讲究出处。 “假照片”需要专业水平 记者:我观察到好像国内作为收藏的假照片真没有成为系统的那种,市场上流通的并没有太多。 画儿:一个是他本身对整个市场认知的程度有限,还有造假的水平也有限,需求方现在还没有,在市场上没有炒作起来,我见到了一批作品,那个赝品就值50万欧元,真品的价是200万欧元,十九世纪的一张老照片,真的是以假乱真,必须有特别专业的知识、水平才能判断,真的不是一般人就能判断的,我也经常去国外的拍卖市场,虽然这间拍卖公司不一定给你保真,但是每一个公司都有专业的鉴定机构,这些鉴定师是给你保真的,所以不用担心你买到的作品有问题,只是可能你需要判断这个品相,这个年代,它后边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我见过拉尔夫·吉普森的一张照片,吉普森是我代理的摄影师,但是我上次在巴黎一个拍卖行看见他的作品的时候,我觉得那个价格低于在我这里代理的价格,我觉得有点儿问题,结果就去搞清楚这张照片到底是怎么回事,特别有意思,这里会有故事发生,为什么那个价格是那样的,他当时做这张照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背景是什么,把这些搞清楚了就知道他的依据是怎么回事。 拉尔夫·吉普森作品
拉尔夫·吉普森作品 记者:搞清楚之后是一个什么状况?画儿:其实他是为了某此出版或者是为了某此尝试,看这个大幅做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做出来以后他自己并不认可说这张作品等同于他自己手工制作。 记者:只是一个实验,就流出去了。 画儿:在他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关注到或者希望拥有它了,给他的价格也特别低,说这是我的一个实验的产品,所以价格就很低,他个人手放出来也是很高的。
拉尔夫·吉普森作品 信誉第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记者:像吉普森这样的大师和SEE+画廊或者是和他不了解中国的一些画廊去接触、去合作,他们最大关心的是什么?画儿:西方有一个信誉体系,比如我们最早在做第一个展览,画廊成立第一个展览是阿诺的展览,那个当时因为是AD·科曼给做的策展,所以就没有太牵扯到我们跟摄影师之间在签定协议上细节的斟酌,我们都省了,因为有AD·科曼做担保,是一个信誉担保,因为他一直给这些摄影师写评论写了几十年,事实上等于我们画廊还没有正式开业的时候已经跟他签约的,我们已经签了要做这个展览的协议,后来应该说这个展览特别成功,可能到今天为止,后来的展览也没有超过当时这个展览的业绩。 记者:它的销售量是很高的吧? 画儿:因为第一天开幕的时候就卖了48张特别可怕,给我自己一个假象,以为摄影很好做,后来才知道并不是,当时一个是因为他作品确实好,有震撼力,有眼缘,咱们叫卖相好,也可以做装饰,所以就卖得特别好,买这个作品的人不单是收藏家,我觉得绝大多数60%以上是普通人,他就觉得这个要买回家挂起来,有了阿诺垫底之后在签第二个的时候他们会给阿诺打电话的,就会问SEE+画廊是什么样的画廊,他们都认识或者是间接认识,他们就会去了解,因为他想了解我们只能通过那样的途径,中国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一问阿诺的赞美之词特别坚定他们跟我们合作的信心,后来就变成很多主动来找,一听说北京有SEE+画廊,他们会看一些资料,看在我们这儿曾经做过展览的摄影师,他们就会找尤斯曼,包括哈德罗·范因斯坦,包括吉普森,他们都会找到他们,问那家画廊怎么样,是这样口碑相传,给我们做了不少广告,我也没有做很多的广告宣传,恰恰是这些摄影大师们帮助我做的宣传。
哈德罗·范因斯坦作品 记者:相比较你把西方的摄影师,好的摄影师的作品拿到国内,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有机会拥有这样一张照片相比,中国的摄影师在国外的销售业绩怎么样? 画儿:应该说刚刚开始,还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比如我们这次去洛杉矶参加艺术秀,你知道美国这个博览会是以当代艺术为主的,尤其是以美国的为主,色彩绚烂、尺幅之大都是让你眼晕的那种作品,所以我们画廊清清爽爽地夹在了他们当中,有一个美国的ARTNEWS的一个总裁来了之后就说这是我在本场见到的最好的展览,我这次主要带的作品是卢彦鹏、黄晓亮、魏壁的,所以受到特别多的好评,光是一个人说还不足以为凭,整个大会的组委会,在我刚把作品递给他们的时候,电子文件传过去的时候,他们就开了几个会之后,在没有事先争得我同意的时候就已经把我们的展位从我们原来的一个位置调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等于是一进大门主通道的第二家,第一家和我对面的都是在美国非常重要的画廊,他们都已经有从业四十年以上的经历了,由此可见他们也是非常喜欢我们的作品。后来包括多伦多艺博会的总裁都强烈要求希望我们去参加他们的博览会,由此可见他们非常喜欢。黄晓亮的作品这次卖得挺好的,卢彦鹏作品有特殊性,首先是在特别正面的墙上的三幅作品是我自己所收的,不舍得卖,因为它是AP版。树枝的那个三张系列,第一天我们在布展的时候隔壁一间画廊就来说想要,我说非常抱歉,这个已经不能卖了,只是来做一个展示,因为它是整个我布展的一个环节,很漂亮。我们接下来3月份做展览,今年还会去参加两次国外的摄影节,我相信他们的作品,我特别有信心会卖得很好。
卢彦鹏作品
黄晓亮作品 记者:你有分析过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会卖得这么好吗?他们的作品本身是什么样触动了这些人?画儿:首先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很独特,他们的风格很独特,毫无疑问他很中国,像黄晓亮的作品很小,他的小很讨巧,每个人都会触动你心灵里边最柔软的部位,儿童时候,孩提时候一些回忆性的东西,我觉得卢彦鹏的东西很大,他是一种大的叙事,还是在他能控制的范围里面,有很多一宏大叙事之后收不住,他还是能把握。从他几幅作品当中能看到其内部张力很大,能够渗透出来。魏壁的作品真的太好了,他的方式、书写的方式、照片和书写的结合,很多国外的藏家都看傻了,人见人爱,我们展厅当时也是被艺术家、被专业机构和被知识分子最青睐的一个展厅。
魏壁作品 中国艺术接近疯狂 记者:这种艺博会或者是博览会的销售量能占画廊整个全年业绩的百分之多少?画儿:这个还不太好说,当下的销售,那个数字还不够准确,因为还有一个后续,比如这一次作品现在就不停地有一些国外的买家或者是机构来邮件,来咨询,对他们的作品感兴趣,给他们发一些小图什么的,所以还不太好统计。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我们目前为止画廊主要的销售还是国内的收藏家,这一两年是国内,前几年因为有样板戏,国外的藏家多,他们喜欢,包括去年在艺博会上也是国外的买家买样板戏的比较多,今年可能会有一个重大的突破,样板戏我会做两个重要的展览,就是个展,在国外,这样对它的销售毫无疑问会有很大的一个帮助。
张雅心作品 《样板戏》 记者:现在画廊整个的销售有没有遇到哪方面的困难或者是有什么瓶颈?画儿:这个瓶颈,至少我们想到的两个:一个是一部分藏家的收藏心态,我觉得他仅仅是买了它去送个礼,他不是因为喜欢它、热爱它他才买,这个就让我卖得特别心不甘情不愿的,就不想卖给他;还有一种还是跟整个大的气候,我们今年在艺博会上就能感觉到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在国外的销售受金融危机影响特别严重,国内现在疯了,我看到一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的包括拍卖,还有艺术品的成交额里边中国的买家大概能占到40%,真的是中国疯了,有点儿像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任何地方中国人来了,全都是这种口气,这个不是好事,因为不冷静。 记者:爬得太高了。 画儿:把这个市场弄得太热闹了,不过所有的事情都是双刃剑,有利有弊,至少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艺术、认识了摄影,也是一个好事。 记者:从你个人观察角度来讲,摄影的收藏短期内会有大的突破吗? 画儿:不会,五年以后吧,我相信五年以后,因为咱们相当于美国八十年代,咱们的速度快,五年以后是比较乐观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4 12:08 , Processed in 0.02045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