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建国 杨晓磊
三月是春耕备耕的重要季节。3月4日,记者走进兵团农三师伽师总场科技推广中心,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设备和工人忙碌的身影。采访中,农业科科长张海燕介绍说:“2011年,伽师总场顺利通过了国家2009-2010年度科技进步工作考核。”
这个场农三师伽师总场地处克孜河下游、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伽师县境内,最早在2007年就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工作考核。在“稳棉、增畜、扩园、兴瓜、促工、富民、强场”的发展道路上,2009-2010年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7亿元,人均1.88万元,较2009年增长24.56%,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占66.9%、8.6%和24.5%,工业增加值0.16亿元增长6.67%,财政收入1.1亿元,增长率24.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67元增长10.57%,实现了有稳又快发展。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伽师总场坚持打“科技”牌,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场长任组长,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场长担任副组长,科技科、农业科、财务科、发改科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采取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奖惩兑现等措施,形成了主要领导抓方向,主管领导抓政策,职能部门抓业务,有关部门抓实施的工作局面。2009-2010年先后召开8次科技进步工作专题会议。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伽师总场着力改善干部队伍知识、学历层次结构,制定了《伽师总场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暂行办法》,营造了“激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七连技术员陈召负责的技术员试验田,亩产达到了602公斤,场里给他发放了6400元奖金。他说:“在这里,只要你付出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工作起来也有劲头。”
这个场不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队伍。近两年,从陕西石油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引进大专以上毕业生50多人。为留住新引进的人才,制定了《关于伽师总场引进、聘用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享受待遇的政策规定》。先后对农业单位的副连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民主选举,公开招聘21人充实到场机关、医院和连队,调动了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政治上,组织部门结合各类人才的专业、特长及性格特点,依照“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的方针,有针对性地让他们担任与自己专业相符的职务,并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大胆实践;工作上,根据各类人才的特长,分别安排一部分身兼多职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给他们压担子,充分挖掘各类人才的潜能,使之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同时,设立科研经费和奖励基金;生活上,对各类人才做到 “关心婚姻、关心住房、关心子女入托就学、关心身体健康、关心文化娱乐”。建立人才分配激励机制,按照岗位、工作业绩、职均收入和向基层倾斜的分配原则,提高各层次人才的收入水平。在2009-2010年兵团人才录用考试中,先后有10余人被录用选拔到师机关、地州及其它师局任职。
副场长乔天恒说:“人才是需要不断培养的。”两年来,这个场开展农作物栽培管理、综合植保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园林畜牧生产技术、远程教育应用技术等各类培训18期,参训人员达7000多人次。刚刚走上连长岗位的聂维军深有感触地说:“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上不断地实践和各种场内外培训,我们的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
二
为全面推动场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科技人才提高创新意识,开发和引进新项目,做好科技管理工作,伽师总场制定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责任目标考核暂行办法》、《科技人员目标考核办法》、《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及奖励办法》和《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在“旱作节水项目”、“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等课题上有突出成绩的人进行奖励。
为促进农林畜发展,伽师总场积极实施科技特派员和 “三农” 服务长效机制,分别派不同专业的12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建立科技示范户120户。2009年,组织实施了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棉田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2010年,组织实施了农三师主要病虫害普查与防治规划;不同类型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效果比较;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大芸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农三师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试点等,两年承担研究项目21个。
为确保科技投入经费落实到位,场党委高度重视,2009年投入84.98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39%,较上年增长77.26%;2010年投入90.56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46%,较上年增长6.57%。在经费保障的情况下,积极尝试与科研院校进行合作, 2009年-2010年与兵团绿洲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合作《膜下滴灌自动化建设与运行》项目,在理论和技术上所取得的成果,对实现农田水分状况的准确监控和灌溉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与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进行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新疆农垦科学院进行伽师瓜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前海种业进行优良棉花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等一系列的研究。同时,石河子大学为其提供蛾微机决策推荐施肥软件,对指导职工科学平衡施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伽师总场以“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为目标,采取科普画廊、科技大蓬车、青年科技书屋等形式,常年开展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相互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科普日活动主要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主题开展。活动中,由科技科牵头,在宣传科、发改科的大力协助下,向职工群众讲解农业高产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泵房安全用电操作、安全使用农药等内容进行宣传,并将相关科普知识制成展板,在巴扎开展科普展览,两年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展出科普挂图120多幅,举办科技讲座、培训4次,接受咨询服务参加活动的职工、学生1.2万余人次。同时,印制了6000本小册子,每年订阅《新疆农垦科技》、《农村科技》等100余份科普杂志,免费发放给职工。
为切实增强公众科学素质,自2002年起,陆续建成了场机关各部门的专业技术信息管理、可视技术讲座和多媒体教学、气象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微机决策平衡施肥与土壤肥力监测系统、病虫预测预报、农业科技数据库等设施,为宣传科技、信息传递、教育技术升级、专业技术信息管理提供了良好平台。
在开展“增效创建”攻关活动中,组织实施引进与推广了滴灌自动化技术、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棉田生态调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试点、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推广应用、杂交棉制种技术、大芸种植技术、大沙枣扦插技术、酸枣嫁接技术、黄牛冷配技术、地方特色产品—伽师瓜产业化生产、伽师瓜病害综合防治与探讨、瓜、果、棉、茴香套种技术等特色科技。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6 18:02 , Processed in 0.0210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