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为铁道兵纪念馆征集实物资料座谈会现场。(赵桂军 摄)

2、铁道兵、铁道兵家属合唱《铁道兵志在四方》。(赵桂军 摄)
“铁道兵志在四方,大家搬了半辈子的家,好些铁道兵实物都丢散了,如今,为铁道兵纪念馆捐献实物资料,抢救铁兵文物,纪念光辉历史,我们责无旁贷!”4月8日,在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在太原机关举行的为铁道兵纪念馆征集实物资料座谈会上,铁道兵罗宗斌感慨。如是,与会20名铁道兵代表、1名铁道兵家属一致表示,全力支持实物资料征集工作。 公司工会主席陈云龙主持座谈会,转达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杨琼东对铁道兵们的亲切问候,并表示,中国铁建筹建铁道兵纪念馆(中国铁建展览馆)是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铁道兵文物寄托着铁兵感情,展示之,有利于社会各界、青年人了解铁兵光辉历史。他希望公司247名铁道兵及其亲人积极参与铁道兵文物捐赠活动。精神文明办公室负责人向老兵们介绍了纪念馆的建设意义、进程、规模和展示版块,传达了公司关于为该馆征集实物资料的通知。 “听说公司要开铁道兵座谈会,我们哥几个激动的热泪盈眶,‘铁道兵’三个字多会儿提起来都很亲切。我保管了自己当年穿过的军装,里外一整套,还有一些施工用书和军人通行证,回去找找,随后捐出来。”杨书华深情地说。铁道兵们回忆,铁道兵在战火中诞生,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年代,仗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筑起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在国家和平建设时期,铁道兵哪里需要哪里去,建设了一条条钢铁大动脉。 “建立铁道兵纪念馆,以此纪念铁道兵辉煌业绩,得民心,顺民意,很有必要!”“毛泽东纪念章、《毛泽东选集》、“四皮”军装、防蚊虫帽、照片、杂志、笔记本、奖状、水壶、水桶……这些实物应该还在,找到后捐出来!”王尊孔、王玉秋、胡芳龙、王以文等老铁道兵,铁道兵家属戴丽萍表达了共同心声,并表示要找寻实物资料,找回从军记忆,留住铁兵历史。“翻箱倒柜找一找”、“找到献给纪念馆”、“放在自己手里发挥不了作用,拿出来才有价值”……一句句表态发言汇成座谈会的主题词。 “老哥们坐在一起不容易,我提议大家一起唱一唱我们铁道兵自己的歌曲”,“好!”宗守全的提议得到全场呼应。座谈会结束时,铁道兵们共同唱起铁道兵之歌《铁道兵志在四方》:“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回响在会场,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军营。 座谈会结束后,牛留常、贾奎昌等铁道兵随即捐出了皮大衣、皮帽、帽徽、领章、针线包等实物,其时,他们依然自豪地深情回忆着激情燃烧的铁道兵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