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通讯员王长江”在河南省淮滨县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12-4-20 10:59| 发布者:cphoto| 查看:3716| 评论:0|原作者:王长江|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会议场景 十佳通讯员 王长江(图中)领奖时的情形 “十佳优秀通讯员”王长江在台上发言 尊敬的县委吴书记、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我叫王长江,男,现年48岁,中共党员,河南省淮滨县城关镇前楼村民,现 ...

会议场景

十佳通讯员

王长江(图中)领奖时的情形

“十佳优秀通讯员”王长江在台上发言
 
 
 
 
 
尊敬的县委吴书记、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我叫王长江,男,现年48岁,中共党员,河南省淮滨县城关镇前楼村民,现应聘县公安局从事专职新闻报道工作。今天有幸代表全体通讯员发言,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参会的通讯员,对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多年来对我们基层通讯员的关心、关怀,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
为全县干事创业鼓劲助威  为淮滨加快发展摇旗呐喊
      屈指数来,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先后在各级新闻媒体发文字稿、发新闻图片上万件。每当看到一年一册的剪贴本,我很是自豪,我生长在淮滨,我宣传了家乡。尽管当年与我一同写稿的青年大多都走向了领导岗位,有的甚至下海经商成了老板,但我至今仍从事着我自己挚爱的职业---新闻宣传,继续着我的宣传报道工作。因此我被熟悉我的人称为“新闻迷”。有人问我:长江,是什么让你写稿坚持到今天,我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认准的事就要干下去,且干就干好,做就做强。
一、从事新闻宣传经历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干部家庭,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和后来参军在部队的教育,使我慢慢爱上了新闻宣传这项工作。我时常感慨,有幸生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因此也就时常想着能为这个时代贡献点什么。于是我就选择了通过写作来歌颂我们的时代,宣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宣传我们周围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便试着向《信阳日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投稿。期间也深深感受到从当初的稿件石沉大海的沮丧,到后来稿件变成铅字文章的喜悦。从第一篇文章见报到第一时间采访,再到现在的第一时间发稿。从当初的向县广播站投稿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新闻时代,我真的是感受颇多。无论时代怎么变迁,至今让我不变的是,哪里有新闻就到哪里去,尽可能的不让新闻从我身边溜掉。可以说,在我的日常生活里,除工作以外,大多数时间都用在采访和写稿上,一年365天,写稿至少也在300天,星期天节假日也不例外。只要有闻线索,我的信念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先把它抢到手,稿子不发吃饭睡觉也不香。
      2007年夏季的一天中午,县农业局办公楼的楼道,一名垃圾清运工因掏楼道不慎被垃圾压住,我当时在县交警大队办公室工作,听此消息后,我迅速带上相机,骑上自行车及时赶到现场,见到公安民警、消防官兵、120医生和群众紧急施救的场面,我二话不说,急忙举起手中相机,一拍就是一百多张。然后迅速赶到了照相馆进行冲洗。当夜我顾不上吃饭,一气呵成,将文稿写好,将现场感最强、角度最好的照片挑选出来,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邮局寄稿子。就这样,一篇题为《生死大营救》的图文稿,很快在《河南法制报》、《信阳日报》等报刊显著位置刊发,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2009年的一天,早晨7时许,当时我正在家里赶稿子,突然听到对面几辆消防车拉着警笛出动。职业的敏感使我觉察到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于是我迅速下楼,到街边一问,是王家岗路段一大型货车着火。此时我顾不上吃早饭,在门前拦了一辆出租车就急急忙忙奔向现场。只见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正奋起灭火,官兵奋不顾身的救火场面十分感人。于是,为了拍到清晰的图片,我坚持近些、近些、再近些,可当时货车的油箱周围被燃烧的兹兹着响,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但是为了宣传我们的民警,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一心想着靠近拍摄点,后此情景被火场总指挥发现,为了安全,他硬是叫人把我强行拉开。就这样,我捂着刺鼻的化学品怪味短暂离开。回到单位,我就奋笔疾书,将此场景撰写成《化学品车辆突起大火河南淮滨消防官兵急施救》的图文稿并于当日发了出去,第二天此稿便被《大河报》采用。讲到这里,我还要提一下当天拉我的那位出租车司机,见我乘他车匆匆忙忙赶往王家岗,原来是为了救火宣传的,他说什么也不要我的车费,这一幕至今让我感动。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2010冬天的第一场雪如期而至,为了宣传我们的公安交警冰天雪地保畅通的场景,一天下午,我拿起相机一哧一滑的从公安局步行赶到彩虹桥执勤点,这时只见一名交警冒雪在十字路间打着手势指挥着南来北往的车,于是我急忙按下了相机快门,拍下了这幅十分感人的交警雪中执勤场景,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相继刊登。2011年6月,该图片还荣获河南省政协喜迎建党九十周年摄影大赛二等奖,作为获奖作者,我还受到了时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的接见。
二、留心处处皆新闻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对新闻宣传工作十分重视,就公安局来讲,近两年来,先后投入新闻宣传经费十多万元,局领导还亲自带头写稿,由此我们这些通讯员很受鼓舞。同样,县里为了树立淮滨新形象,每年都举办各项重大节庆活动,这也给我们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同志提供了良好的宣传平台。这里我要说的是: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写,就会有写不完的好新闻。比如,今年3月份我采写的两篇稿件就是个很好的例证。3月6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当日下午下班,我骑摩托车到行政新区西加油站加油,这时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卖馍小商贩向我要车上的报纸看,并说要看《政府工作报告》,看有什么新内容。见小商贩如此关心国家大事,于是利用排队加油的间隙,我便与其聊了起来。回家后,我据此写了篇“小商贩做生意不忘看两会”的稿件,并及时发了出去,后来《信阳日报》、《信阳晚报》相继刊出,从而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今年3月8日,我县举办“形象大使”暨政务讲解员评选活动。得此消息,当晚我便早早赶到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并抓拍了大量的新闻图片,整理后发往各大新闻媒体,很快相继刊出。《河南日报(农村版)》还特意将多幅图片和文稿刊登在头版显著位置。
      除此之外,近年来,我还先后采写了诸如《广西病女失踪两年 淮滨民警助其回家》、《淮滨两农民为村学校捐教育基金》、《淮滨公安“大走访” 访出一片爱民情》、《四双“绣花鞋垫”演绎警民情深》、《安徽农民鞠躬致谢淮滨民警》、《布下天网擒恶魔》、《巧扮“牛贩”智擒“牛魔王”》、《“二月二”搬新家 农民住上小别墅》等新闻稿件,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要在多写稿、写好稿、写精品稿上下功夫
      虽然这些年我在新闻报道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与领导和上级宣传部门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决心以这次宣传工作会议为契机,在今后的宣传报道工作中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多写稿、写好稿、写精品稿,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宣传报道为根本,坚持以推介美好淮滨为目的,用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全县公安民警鼓劲加油,为县域经济发展高唱赞歌,为魅力淮滨建设和“六大淮滨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图为颁奖时的情形
      注:王长江同志,此前被中共淮滨县委评为2011年度“十佳优秀通讯员”。此稿为作者在2012年4月16日上午,在河南省淮滨县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7 03:59 , Processed in 0.0210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