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谈摄影:光和影中的博物馆

2012-5-10 12:05| 发布者:cphoto| 查看:773| 评论:0|来自:广州日报

摘要:“记录可以成为艺术,比如很多今天被视为艺术的照片,当时也只是一般的记录。但是,记录又不可能就等同于艺术。艺术的摄影有了艺术感知带动下的艺术的捕获,有了艺术之心与手的联动,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 ...

 

    “记录可以成为艺术,比如很多今天被视为艺术的照片,当时也只是一般的记录。但是,记录又不可能就等同于艺术。艺术的摄影有了艺术感知带动下的艺术的捕获,有了艺术之心与手的联动,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陈履生

  我一直相信自己与摄影有一种不可分割的情缘。家父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江苏扬中的县城内开了一家照相馆,在位于长江边的全国最小的一个县里。当我出生之后,就没有离开过照相馆。那时的摄影是“天光摄影”,可以更好地诠释光与影的关系。光与影,原来能赋予任何事物以生命。

  在父亲精益求精的“手工艺”中,我度过了早岁的时光,也慢慢懂得了摄影的基本原理,甚至可帮助母亲在暗房中显影,把握红色光源下的色调和感光的程度。我想,这种流淌在血液中自然而然的存在,正是我今天把持相机、漫谈摄影的前因。

  在今天,当代摄影艺术显然不能仅仅局限在过去与光影关联的审美概念之中。可是,传统的纪实或纪实性的摄影并未因为这种时代的发展而处于完全式微的颓势中。美国女摄影家安妮·莱波维兹自20世纪后期以来的成功经验,则可以说明纪实性的魅力在新的时代仍然具有相当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

  记录可以成为艺术,比如很多今天被视为艺术的照片,当时也只是一般的记录。但是,记录又不可能就等同于艺术。艺术的摄影有了艺术感知带动下的艺术的捕获,有了艺术之心与手的联动,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而作为摄影的艺术,其艺术的境界在于摄影家给予即景以富有创意的构图和饶有兴味的形式,特别是在今天嵌入了观念之后,所谓的“当代摄影”又表现出了另外的意义。从一般意义来说,传统摄影中的光与影的关系不管是传统还是当代,仍然是构成图像和表现出艺术魅力的最基本的内容。

  在领悟了这些之后,我从我身边的事物来观察光影带来的生命力。看似沉静而不具有动态美的博物馆成为我研究的对象。现在的博物馆建筑空间越来越大,窗也越来越大,建筑师们的精心营造使之成为博物馆的风景线。

  每当阳光在不同时段与建筑发生关系或者进入到建筑空间中的时候,光影改变了建筑的空间关系,改变了物理属性而带来了新的视觉趣味。光和影与建筑在这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关联性,晨辉和夕照随时改变建筑的物理空间,使工程图和效果图上机械性的感觉成为一种鲜活的灵动。光影赋予建筑以生命,从此,固态的建筑再也不是一成不变。

  我在业余所做与博物馆相关的建筑摄影,也是一个关于博物馆建筑空间与光影的专题报告,以摄影展的方式,呈现给5月的广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2 00:13 , Processed in 0.0332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