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2012-5-13 16:46| 发布者:cphoto| 查看:906| 评论:1|原作者:李笃民|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图1:县委书记高新春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图文在村农家书屋里查看新书留存情况; 图2:英吉沙县乌恰乡16村农民在本村的农家书屋里学习知识。 英吉沙讯(文/图 通讯员 李笃民)连日来,笔者在英吉沙县乌恰乡 ...

图1:县委书记高新春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图文在村农家书屋里查看新书留存情况;

图2:英吉沙县乌恰乡16村农民在本村的农家书屋里学习知识。
 
        英吉沙讯(文/图 通讯员 李笃民)连日来,笔者在英吉沙县乌恰乡27个村的农家书屋看到,每天前来阅读的群众很多,有的查询种养殖技术,有的了解致富信息,有的阅读小说……小小的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群众的“大世界”。
  近年来,英吉沙县坚持从农村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以农家书屋工程为平台,着力打造党员群众理论学习的“小学堂”、科技种田的“实用站”、党群关系的“连心桥”,自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先后为全县各个乡镇的每个村配备了图书、书柜、报刊架等。村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了100%,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使千家万户从中受益。
  为了让农家书屋用起来、活起来,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良师益友、创先争优的理论阵地和宣传阵地。英吉沙县专门抽调人员,对农家书屋管理相关业务培训指导,制定了管理制度、管理员职责、图书借阅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农家书屋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做到管好书、用好书,并积极发挥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的作用,选派有责任心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担任农家书屋的义务管理员,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真正把农家书屋建成农民群众的“文化大课堂”“文化粮仓”和“精神家园”。同时,安排管理人员对图书、光盘进行更换,精心挑选《农村实用技术》、《农村科技》等群众看得懂、用得上、“农味”十足的图书充实书屋,使农家书屋常有新书。群众在学习中交流种养殖心得、互相取经、传递致富信息,全县“学科技、用科技、到农家书屋寻求致富金钥匙”现象已蔚然成风。
  在发挥农家书屋学技术、查信息、充实生活作用之余,英吉沙县还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现资源整合、成果共享,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知识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广泛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系列惠农政策等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锤炼党性修养。
  如今,到农家书屋学科技、学文化已成为新风尚,更重要的是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助推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的软实力,通过农家书屋这一平台,培养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7 07:52 , Processed in 0.0231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