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觉拍摄的汶川地震情景
![]() 黄觉摄影作品
![]() 黄觉摄影作品
![]() 黄觉用镜头记录的地震灾后校区
日前,接连拍摄《天良》、《萧红》、《大水井》等几部大型影视剧的男星黄觉,正在享受难得“奢侈”假期之余,受访业内某知名摄影杂志,以“摄影艺术家”这个演员之外的身份畅谈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态度。对黄觉来说,拍照是演戏之外另一种倾诉和表达自己的方式,只要闲暇下来他就会到处走走看看,拍下记忆中的片段,而当照片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想要拿出来给人欣赏。他的作品曾多次被刊登在国内外的杂志和期刊上,还曾在美国等海内外城市办过个人摄影展,他也会不时在微博和博客上贴出自己拍摄的照片。 谈作品:不好意思给熟人拍照 周迅是最理想模特 摄影之友:如何评价自己的摄影作品? 黄觉:我本来想把自己拍的一些照片出个画册。我不太擅长调修片子,就想找朋友帮忙。朋友让我挑选一些片子,我回去挑来挑去就挑不下去了,发现全是垃圾。以前看觉得都还不错。但过一段时间来看,发现都不太好。 摄影之友:现在有没有特别想拍的明星名人或者平时会拍妻子儿子吗? 黄觉:因为我跟周迅很熟。我觉得她是为镜头而生的人。她有一次说,你可以拍拍我平时的生活状态。我也觉得这样拍挺好的。但平时工作忙也见不着面。其实有时是这样,为了工作而拍摄面对摄影师的状态跟作为一个朋友摄影师去面对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她在我面前是百分之百自然的。我能拍到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周迅从小就是摄影师们喜欢拍摄的对象。她从小是拍挂历长大的。她跟镜头已经有着跟高度的默契。不过其实我一般不会对着我熟悉的人拍照,会有些不好意思。有一次我拍过一个女演员,那个感觉特别好。当时她在走廊蹲着抽烟,光打下来烟还冒着,她当时在想别的事。我跟她关系很好,很熟,我就把这张照片放在博客上面。“赶紧删……。”所以我就很少再拍熟悉的人了。 有时候也会拍拍小核桃。有人说,别把小核桃的照片都放到网上。但我觉得我儿子挺可怜的。等他长大了,他会发现他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的。他出生前,我就把相机充满电摆在床上,结果根本就没用的上。 谈缘起:摄影为了解闷儿 努力成为有意思的人 摄影之友:摄影艺术家,舞蹈艺术家,文艺男,小核桃的父亲等等。您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 黄觉:我觉得我努力想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没有标签的人。因为我觉得可能现在说提倡独特个性,但对于我们70年代初的人来说算是打破自己的一种方式吧。其实那些标签,比如小核桃的爸爸,这是必然的,我当然是他爸爸。像摄影艺术家,其实都是在开完笑。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主要是有一次我一个电视,好像是一个法制节目。讲的是一个吸毒者被抓,警察问,你是干什么的,那个吸毒者回答,艺术家。哈哈~我也不知道我的笑点被什么触到了,我就乐了。我在想,艺术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业。但是我觉得,其实人人都可以称自己为艺术家。只要你觉得自己在不断地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不管你的手段是什么,不管你的表达有多恶劣,只要自己高兴就好,开心就好。 摄影之友:是什么原因让你喜欢上摄影的? 黄觉:刚开始确实是解闷。一开始我用的是FM2,后来给卖了。后来好久都没有碰相机了。等有了数码的卡片机的时候,我就突然觉得很方便,走哪揣兜里有时很解闷。每次拍完之后,回去用电脑看,觉得能够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事物。后来就慢慢的从卡片机到专业的机器。到现在其实也是为了解闷。中间有段时间,别人会觉得我拍得挺有意思,或者挺好。那其实从开始拍也就是为了解闷。因为我平时不太爱说话,有时在外面拍戏,参加活动的时候,我就把眼睛转到别的地方了。比如说会盯着一个地方发呆脑子里就会有一些画面感。比如盯着一个“十”字,我们平时不会注意到它,因为我们在说话聊天。那我就会观察它,比如反光角度等等多个角度,它会打动我,我就掏出相机去把它拍下来。慢慢的我就觉得从中我会体会出让我“HIGH”的东西,甚至是不现实的东西。我觉得我就像一个捡垃圾的,把这些东西的“HIGH”点捡到,晚上再回到家里在电脑面前让自己“HIGH”着玩儿。 以前没有博客没有微博,我都是自“High”我不会端着电脑给人去看我的照片,但我觉得自己挺高兴的。等放到网上的时候,就开始有人喜欢有人评论,我觉得或多或少就被“带走”也会打动人。有段时间我就特别想做展览,想得到别人认可,但后来这个想法又没有了。有时我回头看看自己拍摄的照片,我忽然觉得自己拍的都是屎。现在我不怎么拍了,我觉得把这些外在的东西都去掉,等哪天我想拍再去回归那种感觉。等待那一刻吧! 谈技术:摄影不做器材控 PS技术泛滥很正常 摄影之友:一般情况用什么相机创作拍摄?对相机有要求或者是个器材控么? 黄觉:不是,完全不是器材控。你知道我的M8是为什么买的吗?我跟朋友一起聊天,三个人。当时我们三个一起在纽约玩儿。当时《转山》的导演杜家毅就想买一台相机,他就问我们俩,要买哪个相机好。因为我另一个朋友是徕卡控,肯定会推荐买徕卡。我就把自己对徕卡相机的一知半解跟他们描述。听完这些描述,肯定觉得,这么贵,不买!而我就是不抗忽悠那种,把自己给忽悠进去了。然后,第二次去纽约,我就让我朋友带我去,买!买完我就挂在我胸前。哈哈哈…… 摄影之友:现在有人所谓的搞摄影会利用大量的后期,PS,不停的修剪裁,对此您是怎样看待的? 黄觉:我特别理解大量用PS。只要作品看得顺眼就可以啊。其实拍照片也是玩儿,PS也是玩儿。有一次我去西班牙,我去毕加索艺术馆,那里面主要就展了毕加索的一幅画。但是艺术馆里面把这一副作品的第一稿到最后的完成稿的整个过程都展现出来。一共十一稿。每张都不是草图,都是成画。其实这个修改的过程就跟PS的过程是一个道理。哪个地方不对了,就换个角度调整。没有PS,纯胶片……我觉得标榜那些没有什么意义。就算这张打动人的作品是用一百张照片用PS拼贴起来的,我觉得也是另外一种玩儿法!玩儿高兴了就好。 谈风格:创作只凭第一感觉 手机最合适我 摄影之友:看了您的作品感觉风格很文艺,表现力很强,视角很独特。那在您拍片的过程中是不经意的表现出这种风格,还是不断想去尝试这样的拍摄。说说你拍片的个人习惯和想法吧。 黄觉:都是凭着第一眼的想法去拍。可能有时候会多拍几个角度。但往往第一眼的角度是最好的,根本没有尝试什么的说法,还是靠着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视角去拍摄。排除很多技术性的东西,我觉得我会用相机让我把第一眼看到的事物尽量还原。我的助理很了解我。比如说,我看到了我想记录的事物,他会第一反应递给我相机。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我是拿两个相机。一个徕卡广角一个标头,都要挂在身上。其实都不如iphone方便,我觉得iphone是最适合我的。(来源:《摄影之友》杂志 采访:孟昕雨 图:海振 黄觉)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1 20:55 , Processed in 0.02814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