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的。有部分作品是在画廊展览过,但从来没有通过画廊卖出过任何一件作品。 cpanet.:那您之前的一些作品是靠什么途径售出的? 严明:我自己。一个艺术家卖第一件作品就是通过代理商售出的,我想一般不会。画廊也太积极了。 cpanet.:就等别人来找到你么? 严明:对。只能这样。 cpanet.:那这些藏家是通过什么途径找到你的呢?互联网?还是其它? 严明:有直接认识的朋友,比方说摄影师,或者经人介绍喜欢摄影的人。有时通过展览,也会有人买。2010年在大理摄影节,就卖了十多张。白天展览,晚上就有人找到我房间里来买,当时卖了好像12张。 有朋友跟我说:你在网上出售作品,会让一些搞收藏的和搞画廊的人脸上挂不住吧,因为这可能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神经。一旦这个热起来,他们的方式可能就要变更了。我回答:他们并没有来找我啊。我也不是就该等着属于谁。 cpanet.:我看网上有人评论说,画廊很大程度上起到一个第三方的监督作用,如果网络销售的话会缺乏这个第三方的监督,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严明:我觉得最好的监督还是艺术家自己。 首先,画廊不是监督处。而且画廊要去做媒体推广、要去经营、要去联络买家、要去做普及工作……他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把照片卖掉。如果照片卖不掉,你讲监督什么的没有意义。 至于“规范”的问题,举例说,杨延康(著名摄影家)已经陆续买过我13张作品了,他本人就是最严谨、最挑剔的买家。我现在建立的很多规范都是最严谨的,我不怕别人跟我比严谨。 严明:当然,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提成比例要比画廊低得多。 cpanet.:但为什么现在网上只能看到四张作品呢? 严明:不能全摆上嘛,先上架展示四张。 cpanet.:就是说您网站上的照片也是可以出售? cpanet.:您现在对自己的作品是怎样限版的? 严明:24寸(50×50cm)的12幅,1米×1米的是3幅。 cpanet.cn:还有其它更小的版么? 严明:没有了,这组作品就开了这两个版。 cpanet.:这个版数是怎样定的呢,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严明:我的限量数还是比较适中的,最早是参加画廊展览的时候,策展人参考常规数目定的。 cpanet.cn:是哪一年? 严明: 2009年,最早我销售的作品都是手工制作的,50×50cm的12张,因为还想开一个大版。有人开大、中、小嘛,我没有开小的,我就是中和大。1米大的呢,到现在其实还没有卖出过。之前大版我想定6张或者8张稍微多点,后来觉得还是少一点好,所以就开了3张。藏家就喜欢少。 cpanet.:那您在网上销售作品,为什么还要找一个机构来做? 严明:因为我这几年来都是以外出创作为主,特别是去年、前年在外跑的特别密集。去年我跑了一整年,到年底才开始有人来问照片收藏的事,我才做了几张照片给他们。 也就是说我自己根本就做不过来的,需要一个专业的机构,“三是两听”本身也是一个实体的文化公司,他们也有自己的很好的展示空间,他们的能力、艺术背景、专业态度各方面我都是满意的,这是双方花时间认真相互考察过的结果。 cpanet.:大家是对此是如何反应的呢?会不会感到意外。 意外,也很正常。现在就是让一部分心理素质好的先试起来。 cpanet:利用互联网来销售自己的作品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严明:之前跟一些摄影师我们也讨论过,我说我们既然都做了个人网站,是不是开一个边栏,点开就显示我们照片的售价,但我觉着好多摄影师是羞于此举的,就觉得用个人网站展示我们创作的成果就好,怎么好意思说我的照片在卖呢?这种思想拖了大家很久。 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网络了,如果说没有网络,知道我们的人,知道我的人,可能只有现在百分之一。以往他可能只在某一期的杂志上会翻到我的照片,会看到我的名字。现在很多人知道我,甚至来买我的照片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的传播。 现在就是任何一个实体画廊,基本上也都有一个网站,把他们代理的艺术家名单列上。画廊再忙,一年12个月,一般也只能做8个左右的展览,甚至不到。后期如果营销跟不上的话,一年一年的也并没有销售出去作品例子,你我身边都很多吧。很多摄影师没有找画廊,画廊没有找摄影师,这种尴尬一直在持续。 -------------------------
转自微博:
bingdu老田:任何市场化的行为都要靠市场考验,新的网络经济无所不能,不过我除了老照片,只收藏认识了解的艺术家的作品,我想分享他们的成熟与成长,我也一定会看作品甚至看装裱才能决定。通过网络图片买不太可能。 牛小富: 这完全是艺术家和代理机构的一种销售方式,是很开放的举措,并能激活艺术市场的竞争,我担心的是这样一来我喜欢的作品很快在市场上消化了,等我攒好钱准备购买的时候发现我已经找不到它们了 李伟LiWei:国外20x200.com网站早开卖艺术家作品,版权限量问题最终归结到艺术家自律,画廊也是帮助;国内缺乏对摄影销售认知,所以网络推广有价值! 段煜婷:摄影能不能在网上卖?这是很多人想过而没敢做的事,你做了,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好话坏话都得顶着。我的观点当然是能卖!如果艺术家认为合理,自己能干,当然是可以的,规则合理,怎么卖只是个方式而已,何况网络本身就是个最好的监督平台。 垂直一公顷: 说白了,严肃意义上来说,艺术品的价格是一场多方参与的复杂的智力游戏形成的结果,不是卖淘宝原单连衣裙那么简单。艺术品真正的市场价格不是由艺术家单方面来个一口价就决定的事,除非你只想卖成本价。 三是两听: 已经有很多人通过三是两听把喜爱的画作买走,挂在自家墙上每天欣赏。一张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被真正喜欢的人买回家,每天看看心生欢喜。画廊和拍卖行,高昂的佣金均由消费者来承担不说,也基本上跟非一线城市居民绝缘。谁说艺术作品是特供给藏家的?请不要低估更多人的审美能力。 sunyanchu: 其实只要认作品本身,一切都行得通。 允允Alex-内斯塔是我的英雄:我看了一下拍卖行人士说的话,引用了一下价格价值之类的话,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可惜了,毕加索达利要是活跃在今天这个世界里,用ebay卖一下自己的作品,那目前这个争论也就不存在了
海杰: 我担心的是监管不好。它的好处在于及时交易,摄影师本人的利益实现得很快。但会有多少人愿意在淘宝去买一个大价钱的艺术品呢?因为对于藏家来说,这是具有很大风险的。 艺术品收藏也重视交易的仪式感,很多藏家甚至愿意见到摄影师本人,通过交流对双方也是一个重视。真正的藏家很少去淘宝,宁愿去机构或直接找艺术家本人。去淘宝网店的人,大多是为了淘得便宜货才去的。 还有个问题,就是淘宝没法保证快递的质量,藏家如果在作品寄送过程中发现问题怎么处理?这些都得考虑在内。 摄影艺术家路泞: 这个挺通常吧,老早前也有人这么干,世界范围内这种情况也并不罕见,在淘宝的话也是这种东西的延续吧。很早前我听说过有这种不通过任何中介自己进行销售的。这种行为各有各的好处吧,如果是作者本人的意愿认为自己销售比较好那就自己来吧。如果愿意走画廊也可以,我对照片销售这个事也不太懂,这样行为的前景如何我也说不好。我所理解的画廊还是有固定客户群的,画廊在渠道上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我觉得严明自己选择的这种方式最终不是看能卖多少钱,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会发现更多人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就是完全通过作品被吸引来的买家,而不是通过与摄影师本人的关系之类过来的,这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毛卫东: 对于摄影作品销售来说,这种事情并不新鲜,国外就有这样的网站,可以在网络上直接销售摄影作品,甚至有的网站还可以直接买到很好的摄影作品和版画,只是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摄影作品销售的网络平台。我个人觉得,这个事主要看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定位和建立的规则。在淘宝上卖和在画廊里卖,主要差别还是受众群体不一样,好的画廊能给作者带来更高端的收藏家。关键问题还是规则,不论在哪里销售,商业规则要有,而且要始终一贯地遵守。艺术家都有一个成长期,有的艺术家选择了多曝光,有的艺术家选择了低调创作,这还是要看艺术家对自己和自己作品的定位。至于说卖得好坏,最终是跟市场有关。网络上有一个好处,就是受众更多,而且可以直接跟最终的购买者交流。 淘宝也不失为一种销售方式,也许未来还有别的销售方式出现。国外就有这类网站,艺术家自己在上边卖作品,自己确定版本数量、制作工艺、尺寸大小、支付和交付方式等等规则。国内也有非摄影类的艺术家在淘宝上销售自己的作品,而且销售很不错。很多作者的作品画廊不愿意代理,作者选择自己销售,选择自己的销售渠道也未尝不可,毕竟有代理关系的艺术家还是少数。淘宝也好,其他平台也好,这是百花齐放的事,什么渠道销售都没问题,这个问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华辰拍卖影像部经理 李欣: 我个人觉得就目前中国影像市场发展初期来说,这个行为是不可取的。第一,我觉得严明还不到可以离开经纪公司或经纪人的阶段,就是他已经很出名到可以去自己推销作品,他最好是借助知名的画廊、代理人和拍卖公司来推销作品较好。目前国内的状况来说这样对他的市场不利; 第二,我觉得严明还是要走一个常规的渠道,建立起作品的学术定位和艺术品位。可能有人说你不能阻止人的一个生财之路,但是我觉得你可以用别的方式,但不应该以这种形式这种手段去体现市场的价值。你如果把中间学术性的这个环节去掉,没有学术界对他作品的定位,我不认为他能一直走下去。有价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格,而且,价值最后也一定会体现在价格上。艺术家和艺术品绕开学术定位这个环节,也可以卖,但很可能就掉入了低端市场。如果他给自己这么定位的话,我只能把他从我的推荐收藏名单里边去掉,因为我接触到的收藏家不太能接受在这个层面流通的当地影像作品。 严明是一个很不错的摄影家,前几年华辰拍卖也为他提供扩大知名度的机会。不过,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淘宝卖的是商品,在拍卖公司卖的是艺术品,这个是有天壤之别的。虽然严明在淘宝所销售的也按收藏级制作也按限量,但是不像在画廊、在拍卖公司,有个监督担保的功能和机制,藏家现在都明白要从正规的渠道去收作品,切忌直接从艺术家手里拿作品。我过去并不强调这一点,但是我发现这个市场如果不去这样规范的话一定会出现问题,最后甚至崩溃,我就遇到华辰拍卖过的艺术家,后来在市场上出现同一个人同一张作品各种不同规格的作品,那这个市场就乱了,这个艺术家我们再也不敢碰了。严明也许自己说能够保证严格控制作品的质量和规格,但是我也看到过那些知名度很高的摄影家,甚至协会的高层人士,因为利益驱使产生变化,没有人在一开始就想破坏规矩,最后都是利益的原因让人走上歪路。收藏中国摄影作品的中外藏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教训,他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9 15:48 , Processed in 0.0205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