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退休女一年半绣成巨幅《清明上河图》

2012-7-10 10:07| 发布者:cphoto| 查看:1245| 评论:0|原作者:巩卫东|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专稿

摘要:张明琴创作的针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明琴女士正在对她的针绣作品《清明上河图》进行最后加工整理。 7月9日,河南洛阳市退休职工张明琴在展示她刚刚绣制完成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张明琴创作的 ...

 

张明琴创作的针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明琴女士正在对她的针绣作品《清明上河图》进行最后加工整理。

 

 
 
   7月9日,河南洛阳市退休职工张明琴在展示她刚刚绣制完成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张明琴创作的绣作《清明上河图》,长6.5米,宽0.7米,共耗时1年半时间,用了78种绣线,绣了70多万针。整幅作品保持了《清明上河图》原貌中的550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60多匹、车20多辆、大小船只20多艘。作品针法细腻、线条匀称、大气磅礴、栩栩如生。仿佛将人再次带回了1000多年前的某一日,路人、店员、商队、小贩穿梭在汴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小桥、流水、绿树、青山,也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给人以清风徐徐、阳光和煦,梦回北宋都城汴京城人声鼎沸感觉。
6米多长画绣了70多万针、去了6斤多彩线。
    7月9日,记者在洛阳市定鼎路一建筑公司家属院见到了张明琴和她的绣品《清明上河图》,“周六刚刚完工,整整绣了一年半!”摊开这幅十字绣,只见大大小小人物栩栩如生,车辆、马匹、游船也是轮廓分明,连车轮条幅都能看清,重现了汴京城当年的盛景。张女士介绍,这幅十字绣长6 .5米长, 0.7米宽,是截取了《清明上河图》全本的其中一段场景来做的,“一共绣了70多万针。” “整个作品用了78种颜色的绣线,连最普通的一棵树都要用6种颜色。一个人物高不过2厘米,还要看到上衣、裤子、鞋子的轮廓,一点都不能出错,不然就破坏了整个画面,这些彩线加起来一共有6斤多重。”
    每天最少要绣10多个小时、钢针用断了50多根
    张明琴今年54岁,退休后于2010年去上海世博会旅游时,看到气势恢弘、美伦美幻的《清明上河图》而萌发了用十字绣展现古代汴梁壮观场景的想法,经过反复斟酌,最后选择了难度最大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作为绣品原形。从查找资料,精心准备到2011年3月开始启绣,直到绣完接近2年时间,正式绣针时间大约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光用断的钢针就有50多根。张明琴告诉记者:因为原图纸非常复杂,有桥梁,有房屋、人物,尤其是一个个人物高不过2厘米,但要看到上衣、裤子、鞋子的轮廓,一点都不能出错,绣起来必须要有耐心。几乎每天都要绣10多个小时,一绣就绣到深更半夜,而且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洛阳雕塑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李明甫看后评价:张明琴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绣线松紧适中、凹凸有致、平整光洁,画面立体感强,堪称佳作。(文图/巩卫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8 05:13 , Processed in 0.0193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