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6日至8日,“第六届国际易学与现代文明研讨会暨国际易学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和理事大会”在北京京都紫禁城饭店举行,来自海内外120位学者、专家出席会议。 (摄影 郭 亚) W理论的创建者王天奇先生与国际易联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董光璧教授(右)交谈。 (摄影 郭 亚) W理论的创建者王天奇先生(左)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哈佛大学哲学教授、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交谈。 (摄影 郭 亚) 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天奇先生与美国学者瑞丽(右)合影 (摄影 郭 亚)
“早已存在的东方宇宙认知模式——易理论是中国古代先贤留给我们关于本体理论,在现代物理学居绝对统治地位的今天,它却闪耀出特异的光芒。在中国寻找新科学起飞之翼正是笔者探索和发现W理论的初衷。清朝末年,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以现代科技的强势使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时失语,民族自尊受到巨大的伤害。皇皇五千年,泱泱十四亿,这个创造过伟大文明的民族必能凭借先天的厚重,恢复自信,重振中华文明!” 当W理论的创建者王天奇先生,在北京第六届国际易学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上,作完《在中国寻找新科学起飞之翼——易经与未来物理学理论》学术报告时,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专家给予热烈的掌声。国际易联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董光璧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哈佛大学哲学教授、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等学者专家对W理论给予好评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王天奇先生阐述,老子《道德经》中的“无”,具有生育现象界的能力而自身又具有不可观测性的物理存在——本体, W理论便是以此来定义本体。进而认为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基本缺憾是本体理论的缺失,未来的物理学理论必定是一个建立在本体之上的理论,而作为古老中华文明核心的易理论便是关于宇宙本体理论赖以产生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现成平台;作者发现的六维空间是易理论能够完美实现的唯一空间,w理论是将易理论的整合体置入六维空间而成。W理论是易理论的现代科学化,是在中国寻找到的“新科学起飞之翼”。 学者认为,W理论有两个基本发现:一是六维空间的发现,二是对中国古代易经中蕴含的数理奥义的发现。W理论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在数学上,W理论是一个全新的、玄妙的空间几何学;在物理学上,W理论是独立于现代物理学框架之外的原创性的物理理论;在易学上,W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易经,为易经找到了其数理能够完美实现的六维空间,是易经研究上的一个全新方法的开辟和对易经本质的深层次的揭示,使易理论由抽象的数理升华为宇宙空间物理学,从而显现出了它宇宙之道——物理学终极理论的真面目来。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陕西省三原县党校教师王天奇的著作《W理论——关于本体(真空)的数学物理方法》,先后被国家图书馆和国家重点大学珍藏。鉴于他在科学探索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北京第十一届“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征文评选活动组委会授予“爱国创新奉献社会影响力优秀人物”称号。 2012年7月6日至8日,“第六届国际易学与现代文明研讨会暨国际易学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和理事大会”在北京京都紫禁城饭店举行,来自海内外100余位学者、专家出席会议。学术主题是易学与现代文化,重点讨论易学与科学文化、易学与养生文化、易学与宗教文化、易学与社会文化以及易学史等议题。王天奇先生等28位学者、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并颁发第五届国际易学奖。会议由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联合主办。 (程 翔)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8 05:13 , Processed in 0.0203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