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四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张志道出席讲座 康留国摄
洛阳市文明办副主任王联伟主持讲座 康留国摄
洛阳市社科联副主席蔡幼鹏现场点评 康留国摄
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姚智清讲授《文人与文品—宋词中的洛阳故事》康留国摄
洛阳文明道德大讲堂走进河南省第四监狱 康留国摄
省第四监狱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刘素平致词 康留国摄
发放“文明道德大讲堂”建设倡议书 康留国摄
2012年7月27日,洛阳“文明道德大讲堂”走进河南省第四监狱,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姚智清带去了《文人与文品—宋词中的洛阳故事》的文化大餐。市文明办副主任王联委主持讲座,市社科联副主席蔡幼鹏,省第四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张志道等参加讲座活动,第四监狱干警、离退休人员及家属子女200余人参加了讲座。 在大讲堂上,姚智清旁征博引,词是随着隋唐燕乐的兴盛而兴起的一种音乐文艺,它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创作的歌词。 宋代洛阳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洛阳文人集团以钱惟演、谢峰为首的西京留守府僚佐群体,它以尹洙、梅尧臣、欧阳修为主要成员,包括尹洙、张先、杨愈、张太素、富弼、张谷、张至、张亢、孙德祖、王顾等人。还有王复、王尚恭等河南府学的生徒,活动时间从天圣九年(1031)至景祜元年(1034)。这一集团对宋诗宋文宋词的时代特点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姚智清从词圣“我本北人”的范仲淹 ,曾是“洛阳花下客”的 欧阳修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的司马光,讲到“且插梅花醉洛阳”的朱敦儒,她把宋词中的洛阳故事讲的娓娓动听,讲堂掌声不断。 省第四监狱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刘素平致词,她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通过举办文明道德大讲堂,让道德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大力普及礼仪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文明新风、引时代风尚,让广大市民自觉成为道德和文明礼仪的传播者、践行者,努力在全市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孝亲尊师、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文明是城市之魂,道德是立身之本,洛阳“文明道德大讲堂”走进河南省第四监狱,为广大干警工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对今后监狱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提高监狱警察职工和社区人员的文明素质,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增强干警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监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洛阳市社科联副主席蔡幼鹏即席对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姚智清主讲的《宋词中的洛阳故事》给予点评。说起洛阳人朱敦儒,人们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位“渔父”式的隐逸词人形象。宋人纷纷对朱敦儒的人品和词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位词人汪莘,则更把朱敦儒在词史发展中的地位抬高到与苏、辛相提并论,朱敦儒之所以在宋代词坛上得享盛名,是与其人品和词风的清旷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就是这位被人誉为具有“神仙风姿”的人物,却在其垂暮之年犯了一个几乎无法原谅的错误,从而使他悔恨终生。在他已达七十五岁(1155)的垂暮之年的时候,权奸秦桧为了粉饰太平和欲使其子的诗艺有所长进,即以官爵为饵,诱迫朱敦儒父子出仕。那末,朱敦儒又是如何处置这一人生难题的呢?一方面,朱敦儒为儿子的前途考虑,另一方面又慑于秦桧的淫威(如若拒绝,弄得不好就会招致窜逐流放之祸),这位原本在乡间过得好好的老人,竟巍巍颤颤地跑到临安去就任新职了。但是,当他刚上任不久,时隔仅半月,秦桧却又病死。冰山一倒,谏官们纷纷上疏弹劾秦桧父子的罪行,连带累及朱敦儒等秦氏门客,于是朱敦儒又遭罢免,仍旧回归秀州。当时,物议哗然,对朱氏投靠秦桧而又被废一事引发了一片指责讥讽之声。先是有人作诗讽刺朱的出仕:“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事到长安?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侯王着眼看。”后来,就连宋高宗赵构都深以朱的举动是“始恬退而晚奔竞”,弄得朱敦儒声名狼藉,无以自辩。这样,此位原先在士大夫中素有“静退无竞,安于贫贱”(绍兴二年广西宣谕使明橐推荐朱敦儒之言)令誉的隐逸之士,就落了个“晚节不终”的下场! 宋代是一个崇尚气节的朝代。虽然这个朝代中也出过不少变节的无耻之徒,但作为它的主流文化,正统的士大夫文人推崇气节、高扬正气。如北宋的范仲淹及其庆历革新的同党们,就是这方面的表率。范仲淹本人极重名节,虽处逆境而其志不摧。而当他三次被贬时,僚友们非但不缩头避祸,反而站出来为其伸张正义,其勇气着实令人钦佩。而相比之下,朱敦儒却因个人利益和患得患失之情,不惜以垂暮之年投奔大奸臣秦桧门下,这就难免会遭到受人讥讽和惹人嗤笑的结果了。 至于朱敦儒本人,其内心的悔恨交加,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回想当年,他曾何等自傲地高吟“几曾着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阳”,而现今却被人们嘲讽为“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着眼看”,其间的落差竟有“天上人间”之别。 临死前的朱敦儒,确确实实想重新回到那种山林岩石的隐逸生活中去——这或许也可看成他在悔恨以后所更加迫切需要重归的精神家园吧。 拈出这段史实,就能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朱敦儒的“全人”,以及他作于临死前的那些“看穿”人世的词篇。同时,也告诫高墙内外的达官贵人,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过好人情关、名利观,永葆纯洁。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8 10:17 , Processed in 0.020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