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8月3日,洛阳文明道德大讲堂走进中铁十五局第五分公司,标志着文明道德大讲堂从机关大院走进企业。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俊国给观众带去了《勤俭节约----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的精神大餐。 洛阳市文明办综合协调科科长张宁主持讲座,市文明办副主任王联委做主旨讲话,市社科联副主席蔡幼鹏现场点评。 张俊国教授讲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并不过时,特别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它更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深远的作用,我们的时代更迫切需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作约”的作风。 从各方面来讲,现在的日子确实比过去要好得多。但是,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胸怀大局,保持清醒。一要宣传教育,强化勤奋节俭意识。二要建章立制,形成约束制约机制。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还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则作为保障。在机关内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完善网络办文制度,减少纸张的使用频率,压缩耗材,控制办公成本;不断制订、健全有关节约的管理和奖惩制度,使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有章可循,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以绩效考核为总抓手,激发大家节能降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节约制度的落实。同时要奖惩严明,对执行有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表彰奖励,对执行不力造成浪费损失的要严肃批评教育甚至追究责任。三要领导先行,发挥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扬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很重要的是用好钱财,珍惜民力。国家的财政收入源于人民的辛勤劳动,一分一毫当思来之不易,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领导干部言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其如果对财物管理不严、使用不当导致浪费甚至奢侈,就会助长社会的奢靡之风,那种拿公家的钱不当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花白不花的行为是腐败的;那种行则前呼后拥,出则车水马龙,动辄挥霍公款的现象是可耻的。所以,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良好作风,领导干部是关键。同时营造俭约氛围,各级党员也必须做好带头示范作用。老百姓不能经常看见领导的行为,可是他们的眼睛会放在身边的党员身上,假如党员都做不好勤俭节约,那百姓就不会信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不论是对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还是对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都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时代不同了,物质丰富了,我们不提倡过苦行僧的日子,但必须居安思危、居富思贫。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俭节约的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即便有一天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乃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仍然不能抛弃。 市社科联副主席蔡幼鹏现场对讲座进行点评:张俊国教授现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带头人。他细致的条理,缜密的逻辑,新颖的话题,丰富的格言,带领大家从传统文化走进现实。勤俭节约不仅是传统美德,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的准则,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洛阳正在负重奋进,正需要时时处处大兴节俭之风,把有限的资源、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实事上,用在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项目上。 中铁十五局集团党委宣传部长谭德虞、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工会主席高晨辉、副总经理贾会刚、总会计师陈贞付、党委工作部长皇甫振明、公司办主任童月霞、党委工作部高级政工师赵传杰等与公司员工参加讲座,并与专家学者座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