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整个夏天,空气中都弥漫着奥运的味道。即使英国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们也能深深的感受到奥运带给我们无处不在的激情。无论从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还是茶余饭后收看的电视节目,都充斥着运动员们的拼搏、逆转、欢笑与泪水。奥运会是一个创造历史的舞台,更是一个突破自我的舞台,有时一个冲刺,一个进球都有可能被载入奥运的史册而让后人永久铭记。身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更喜欢关注有关奥运赛事的照片。因为奥运的摄影记者可以用照片带给我们更多场上场下不为人知的细节,有时候一张简简单单的照片背后没准会隐藏着更多心酸或者沉痛的故事。
进入数码时代后,数码相机便成了摄影记者们手中首选的器材。但如果你是一个微博控,平时又时常关注摄影的话就一定知道,最近网上有一条关于“伦敦奥运赛场上惊现大画幅相机”的微博被大家疯狂的转发,网友们直言——这哥们火了!也许很多人看到这条微博时都会感到差异,奥运赛场上怎么还会有人使用大画幅相机啊?是的,没错,微博中那位头发花白的摄影师手持着大画幅相机在记者席里注视着运动员的一举一动,并且和旁边那些使用大长焦的摄影记者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这并不是这位摄影师第一次在奥运赛场上使用大画幅相机,他手中的Speed Graphic 4x5大画幅相机已经跟随他经历了很多届的奥运会。他是谁?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摄影记者大卫•伯耐特。
说起大卫•伯耐特与奥运的关系,那便可以上溯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从那届奥运会开始,大卫•伯耐特便几乎拍摄了每一届的夏季奥运会。不得不说的是,在1984年的奥运会上大卫•伯耐特正是凭借抓拍到了美国长跑名将玛丽戴克跌倒的画面而一举成名,这张照片也被当作经典而流传到现在。在数码当道的今天,奥运摄影器材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高速的连拍速度,每秒10张已经成了衡量是否可以达到奥运器材要求的标准之一。但是大卫•伯耐特不仅完全回归了胶片时代,而且从中画幅玩到了大画幅,可以说通过大卫•伯耐特对摄影器材的使用,让人们看到了摄影的多样性与摄影真正的含义。 大卫•伯耐特手中的格拉菲Speed Graphic 4x5 也许很多人还不了解大画幅相机,但是单从名字上看就可以感觉得到这是一种大型的相机。而大画幅相机作为目前摄影器材里画幅最大的一种相机,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与魅力。大画幅相机的一张4X5英寸散页片的面积是35mm胶片的13倍,一张5X7散页片的面积是35mm胶片的25倍,一张8X10散页片的面积是35mm胶片的50倍。所以当我们需要超大尺寸的照片时,大画幅相机只需根据散页片的尺寸而进行低倍率放大,但如果想把一个35mm胶片放大到8X10的尺寸的话,那就需要放大50倍,所以这对于画质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大画幅相机所拍摄出的影像不仅尺寸较大,同时还能给我们带来高清晰、高质感的画面。人们时常会感叹,大画幅相机呈现的照片会让人感到细腻柔和,层次分明且色彩饱满。但是在一张完美的大画幅作品背后体现出的更多的是摄影师丰富的摄影知识以及辛勤的汗水。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20:09 , Processed in 0.01653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