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中国摄影报) 2010年10月,新的摄影应用软件Instagram在苹果手机网上应用软件平台上出现。此前,摄影应用软件市场是一款名叫Hipstamatic的独领风骚。虽然下载它需要付费,但仍然被众多用户追捧,甚至包括很多专业新闻摄影记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10年11月22日,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四张一组由该报专职摄影记者戴蒙·温特(Damon Winter)发自阿富汗战地的新闻图片,照片均采用Hipstamatic拍摄。然而,Instagram这款免费下载安装的软件在头两个月,出人意料地吸引到了100万个用户,到今年8月,用户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如今Instagram既有苹果版本,也有安卓版,而且这家只有13人的公司,已经被面书以7.3亿美元收购,不仅在社交媒体界引起震动,同时也在摄影界掀起波澜。 Instagram带来的摄影新经济 从像素到个性分享 Instagram是由软件工程师凯文·塞斯特洛姆(Kevin Systrom)和迈克尔·克雷格(Michel Kreiger)等人开发的。对其用户来说,它不单是能美化图片效果的滤镜,还能将手机摄影变得快捷、简单、漂亮。 “当初我们考虑设计一款摄影应用软件时,便考察了过去5年数码摄影的状况,”塞斯特洛姆和克雷格在2010年末一篇博客里这么写道,“我们发现,几乎没看到什么让人感到兴奋的进步。”当时,大家的关注点还停留在数码图片的像素上。所以,手机摄影爱好者感觉,虽然手机拍摄的像素不断增加,但用手机拍的照片,影调、氛围感觉上始终显得平淡无奇。另外,他们还注意到,绝大多数手机摄影爱好者很想与亲朋好友即时分享刚刚拍到的照片,但却没有什么途径。所以,塞斯特洛姆和克雷格决定设计一款软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让手机照片充满情调,而且将面书、推特、富力克等多种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媒体串联起来,只需按一个键,就将照片同时发到所有用户注册过的社交媒体上去。 Instagram的操作非常简单,在手机上免费下载软件,安装、注册,只需几分钟的工夫。它具有拍照功能,照片拍完,会自动进入编辑界面,有十几种滤镜供试用,即时看到效果,然后决定选取认为最能表达情感的效果照片发布出去。Instagram也有其图片展示分享网络,用户可以在其上关注喜欢的人,也可以被别人关注。每张图片可以加说明、标明拍摄地理位置,观看者可以评论、留言,用户可以给予反馈,与粉丝互动。如果用户用了其他摄影应用软件,Instagram同样欢迎。用户如不满意照片效果,可以借用Instagram滤镜重新美化编辑;如果满意已拍照片,没问题,就径直点发布键即可。用户的Instagram的粉丝、面书的朋友、富力克的关注者,都可以看到照片,甚至会被照片丰富的色彩、影调所吸引,有可能会发出“这个世界又诞生了一位摄影大师”的感慨。 大家都爱Instagram Instagram推出后获得成功,赢得许多名人青睐,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人气高涨的选秀明星贾斯丁·比伯(Justin Bieber),以及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奥巴马的粉丝有120万,而贾斯丁的粉丝则高达280万。另外,Instagram还成功地吸引了许多知名品牌商注册公司用户,比如星巴克、MTV、麦当劳、耐克等,与消费者分享产品的幕后故事(影像),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与沟通,因为这些精明的商家知道,Instagram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可利用市场。 Instagram作为一个免费软件,赢得名人、商家、消费者欢迎,在短时间便被面书收购,说明了其市场的成功。但它毕竟是一款摄影应用软件,能够获得摄影业界认同,才真正表明它的影响力。 这点,Instagram也做到了。在它推向市场短短几周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意识到其潜在摄影能量,迅速和其签订合作协议,把它当成一个向爱好者提供拍照技巧小贴示及与粉丝互动的平台。近几个月来,这个平台成为《美国地理》杂志运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杂志签约摄影师在世界各地经常通过这个平台发布他们的行踪和采访中拍到的照片,吸引了众多忠实摄影爱好者追随。 Ⅶ图片社成员艾迪·卡什(Ed Kashi),是由他14岁的女儿带进Instagram的。卡什在2011年5月注册Instagram,开始时用得并不多,几个月前才开始正常使用,贴一些他们的个人照,以及为《美国地理》拍摄的照片。Ⅶ图片社的另一位成员马库斯·布里斯戴尔(Marcus Bleasdale)则想借用Instagram来与那些想了解他照片背后故事的读者互动。不过他强调说:“我不会在这里将最终完成的作品贴出来,但我喜欢与人分享我的影像日志。” 如今,Instagram似乎已取代了影像博客。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希望通过Instagram发布他们工作的幕后故事(影像)、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奇闻异事与更多的粉丝保持密切联系,扩大摄影师自身的知名度与他正采访的故事的影响力。 保持粉丝影响力 随着近年来传统出版市场在网络影响下的转变,与读者保持直接、个人化的关系,几乎成了摄影师的必修课。在Luceo图片社(Luceo Images)看来,仅仅关注于如何拍出作品,已不再是唯一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手段。用什么方式展示内容、借什么渠道将内容送达更广泛的客户端、如何抓住这些观众并让他们积极参与,才更加关键。Instagram恰好可以帮忙做到这些。 纽约时报摄影记者、该报摄影博客Lens的合伙创建人詹姆斯·艾斯特林(James Estrin)认为:“摄影师和读者保持紧密的互动关系,虽然并非每一次都会带来收益,但从长远来看,摄影师绝对会从中受益。比如纽约时报,仅仅在美国国内,就有四五千万潜在读者。而纽约时报现在是营利的,我们不需要每一次与读者互动时都先考虑是不是可以挣钱,我们需要的是让这些潜在读者自身感觉到已经是纽约时报的一分子,与其他纽约时报的人在不同平台上保持联系。这种互动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关系。” 艾斯特林还指出:“对于摄影师来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观众群,让他们围绕在你周围,了解你正在干什么——这可以是你的个人生活,也可能是你正在着手从事的一个采访。这些人有一天会买你的书,或者对你的作品以某一种方式表示支持。Instagram对摄影意味着加强你和你潜在观众间的纽带——与你互动最多的人,其实是最愿意在你身上花钱的人。”有些摄影师在Instagram上与粉丝和经纪人保持不间断沟通,粉丝和经纪人都可及时了解他目前身处何地、在拍摄什么。特别是经纪人,他可以立即计划如何推销摄影师的新作品等商业动向。在当今这个“围观就是生产力”的年代,只有在社交媒体上保持旺盛的“粉丝影响力”,未来就意味着经济上的大丰收。 如其他社交媒体一样,Instagram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摄影师在其上的一举一动,都会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之下。所以,Instagram也存在一些风险。作为摄影师,在采访过程中,如果将被采访人的家庭状况或居住环境拍摄下来,发布在网上,又加注图片拍摄地理位置信息,无疑会暴露被采访人本应保密的隐私信息。如果摄影师将为客户拍摄的照片,提前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与自己的粉丝分享,那势必提前泄露内容,违反职业操守。 Instagram最困扰摄影界的,其实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它到底促进了摄影进步?还是恶俗化了摄影?Instagram众多的滤镜,可以轻松地将用光平淡、构图平庸的“丑小鸭”图片,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差不多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借用滤镜的修饰发布出一张有意境、有情调的照片。这无疑更加降低了摄影的基本操作技艺要求,长远来看,摄影也可能因此被毁。 不论未来如何,Instagram(更严格地说,应该是以Instagram为代表的摄影社交媒体)现如今改变了多年来摄影早已形成的运行模式。我们无法无视它的存在,它对传统摄影概念的影响、对摄影市场的冲击、以及随它而出现的摄影新经济,形成一股巨流,向前冲去。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08:06 , Processed in 0.0181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