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杨建国
响应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政策,前来伽师总场挂职的8名干部,把伽师总场当做自己的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杨志刚是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组伽师总场小组副组长,也是8名来场挂职干部的组长,现在是伽师总场党委常委、副政委。
为了发挥每一名挂职干部的聪明才智,杨志刚第一时间组织工作组成员通过学文件、看材料、参会、走访科室和基层单位、住连入户、调研等形式,尽快熟悉入驻团场各方面的情况,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并要求大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积极参加伽师总场拆迁、维稳排查、护秋等工作。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给大家做好榜样,在制定城镇规划、拆迁政策等工作中,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为确保第二届亚博会以及十八大召开期间全场社会大局稳定,8月22日-24日、9月20日-25日,他组织政法、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联合对全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两次大清查;为制止基层卫生员上班期间不在岗的现象,他严肃纪律,与每位卫生员签订了管理责任书;通过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他创造了医院有史以来最高的住院率;为了给孩子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他主动与相关部门和领导协商,将3-6岁的儿童安置在校园的新教学楼里上学,并添置了适当的设备……他说:“总场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
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来场挂职场长助理的李强,主要协管项目、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来到伽师总场,李强一方面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情;一方面挤时间来学习。短短三个多月,无论是在城镇化建设各施工现场、拆迁现场,还是各基层单位,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虽然不分管维稳工作,但是在伽师总场开展的几次大排查中,他都主动请缨每天跟大家忙到晚上3、4点钟。
在开展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李强不断积极给社政科出谋划策,而且和大家一起走连串户,与广大职工群众面对面宣传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亲自在职工家中为其办理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手续,积极督促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进一步做好参保工作。同时,帮助8名贫困职工缴纳参保费用1600元。截止目前,全场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从40%提高到了98%。
李强说:“我是一名挂职干部,没有过多的要求,一心只想多为总场、多为百姓办一些好事实事。”
来了三个多月,兵团公安局来场挂职的陈卓,对团场感受最深的就是,基层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场、连干部特别幸苦。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我才真切地感受到,5+2、白+黑的真正含义。”在伽师总场挂职的这段时间,陈卓连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为了全面了解伽师总场的社会稳定和宗教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陈卓跟随政法办等相关部门到各单位排查重点人员3次、排查流动人口4次,跟上千人见过面交谈过,走遍了全场每一个角落。那些日子,他就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深夜还要记录和输入排查人员信息,更新信息库资料,6个晚上没有好好睡一觉。当笔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卖命的时候,他说:“我是总场的一员,是政法办的干部就得为政法、办为团场分忧,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都对我们非常好,从来不把我们当外人,我也不能把自己当外人。”
40岁的吴勇,是农二师22团来场挂职工交建商科副科长的挂职干部。在驻连入户时,他走访了职工35户,并与六连贫困职工托乎提汗结成帮扶对象,给她送来面粉、清油和慰问金。为了能尽量帮助托乎提汗一家,便与其他挂职干部商议,对托乎提汗一家进行帮扶,并先后送去了1000元现金和6袋面粉、4桶清油。同时,还与连队干部商量,希望连队能在低保、救济、农业生产指导等方面给予托乎提汗一家更大的帮助。
随着廉租住房、城镇化道路建设、城镇化管网建设、步行街、农贸市场、自来水厂改建、防渗渠建设、轧花厂新建等工程的相继开工,吴勇每天都抽出时间到各工地检查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在各施工现场发现各种问题14个,协调解决施工难题12个,其余2个也在场党委的支持下得到解决。3个月时间,摩托车就跑了4000多公里,轮胎换了3次。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场党委的拆迁政策,他每天坚持学习,并放弃一个星期的午休时间,走家串户了解职工群众的心声。工作中,对测量数据有异议的,他就带领相关人员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重新测量和计算,连续三个晚上都是深夜2点才吃晚饭。在拆除老巴扎门面房时,吴勇先后到其中一家被拆迁户中去过11次,才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在伽师总场挂职纪委副书记的付宣辉,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这项工作。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替可是分担,他白天放弃午休时间,晚上或上网“充电”或挑灯夜战到深夜。
在开展清欠工作的过程中,付宣辉走了一连走二连,跑了东家跑西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短时间内追回了500多万元。
为了配合科室查处干部违纪案件,付宣辉该说就说,从不怕得罪人。
作为拆迁工作的小组长,付宣辉一方面积极宣传场党委的拆迁政策,一方面积极组织本小组成员扎实开展测量、计算、说服教育等工作,遇到问题及时向拆迁办和场领导汇报。在拆迁老巴扎门面房时,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不退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解释,一遍又一遍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知道最后一家把房屋拆迁完,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为了做好挂钩连队的各项工作,付宣辉经常利用晚饭后的空余时间,骑着同事的摩托车到连队了解各种情况,并及时记录下来。最近,每天晚饭后到连队,查看连队拾花劳动力安排、机车安全、花场和产品管理等工作。来到伽师总场三个多月,工作笔记记了一大本。
在团场工作这短短的时间,付宣辉亲身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他说:“基层干的都是实际工作,面对的都是一线职工,虽然时间短,但几乎比我工作20年来所说的话还有多。”
来到总场就像是回到了家。这是农三师农业局来场挂职的干部李智力最大的感受。由于工作关系,李智力对伽师总场和农业科的干部都比较熟悉。
今年5-6月份,由于天气持续高温,伽师总场出现了多年不遇的红蜘蛛蔓延扩散,程中度偏重的发生趋势。每天天还蒙蒙亮,李智力就跟着科室人员骑着摩托车,分赴各农业连队虫情发生和控制情况。同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工作实践经验,他连续3天放弃午休时间,爬在办公室写了一份关于红蜘蛛防治的建议报告,足足有5000多字。采访时,李智力告诉笔者,这份报告先后修改了4次,期间还打过2个电话请教相关人员。
虽然家住喀什,但是因为忙于棉田管理、农机检修、“三秋”准备、护秋、拆迁、农业防雹预警、防雹作业等工作,来总场的前一个月,李智力都没有回家。
在农业科采访的时候,科长张海燕告诉笔者,在澳伽酒业葡萄基地田间管理中,李智力每天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职工栽桩、拉线并示范操作,检查指导;在总场的小城镇建设中,李智力积极协助拆迁办,做好拆迁补偿政策的宣传、拆迁等工作;在农业防雹预警工作中,23次参加防雹作业……
王忠是农一师五团来场挂职农业科副科长的干部。9月19日,笔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从“三秋”维稳工作站值班回来。
王忠在五团从事全团植保工作已经有7年时间,来到伽师总场后,他不定期地组织连队植保员召开植保例会和经验交流会,及时安排各项植保工作,毫无保留地给大家传授自己的经验。三个多月,每次防雹作业他都参加,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休息时候,他都从无怨言。他谦虚地对笔者说:“我来挂职,主要是来学习的。”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伽师总场万亩酿酒葡萄种植过程中,他几乎参加了每一项具体工作,而且总是不停地一边做记录,一边询问技术员和干部职工,短短三个多月笔记记了一大本。空闲之余,他还会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或者打电话询问塔里木大学的老师,并把自己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知识和信息告诉场领导和相关科室。
暑假期间的一天,8岁的女儿到伽师总场看望王忠。由于忙于防雹作业等其他工作,竟然忘了给女儿安排晚饭,深夜2点多钟等他回到家时,客厅里的电视机还没有关闭,女儿已经在沙发上饿着肚子睡着了。
苏力坦是托云牧场三连连长,也是这次来场挂职8名干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干部,场党委对他更是倍加关爱。但是工作中苏力坦都是跟大家一样,从来不搞什么特殊化。
由于托云牧场没有人种植棉花,为了尽快掌握棉花种植技术,更好地服务广大职工群众,苏力坦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有时还虚心向群众学习。也许是曾经当过兵的缘故,苏力坦说话办事雷厉风行。在拆迁工作中,他就是一名义务宣传员,耐心地给拆迁户宣传政策、做思想工作;在葡萄栽桩工作中,他早出晚归,实在没有时间就在地里啃几口馕,中午也不睡午觉;在“三秋”时节,他白天深入拾花一线检查拾花质量和安全工作,晚上驱车到30多公里的卡点值班。同时,把自己在托云牧场学到的畜牧养殖经验,利用驻连入户的机会给职工群众传授相关经验,并积极向伽师总场畜牧站献策献计。
34岁的苏力坦,家中有一个9岁大上三年级的儿子。现在妻子又怀了第二胎,10月份就要生产,但是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在妻子身边照顾她,只能发发短信、打打电话。他说:“妻子对我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还经常跟我说要好好工作。”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9 06:14 , Processed in 0.0209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