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小美人鱼》上演 《海的女儿》重生

2012-9-28 09:34| 发布者:cphoto| 查看:505| 评论:0|来自: 精品购物指南

摘要:约翰·诺伊梅尔 《小美人鱼》   撰文、编辑/ 杜晋华   当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小美人鱼》首场演出在天桥剧场落下帷幕时,记者才注意到每个观众手里都有一封本剧编舞约翰·诺伊梅尔写给观众的信,其中一句是 ...
约翰·诺伊梅尔
约翰·诺伊梅尔
《小美人鱼》
 《小美人鱼》

  撰文、编辑/ 杜晋华

  当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小美人鱼》首场演出在天桥剧场落下帷幕时,记者才注意到每个观众手里都有一封本剧编舞约翰·诺伊梅尔写给观众的信,其中一句是,“我们一个舞步一个舞步,一套服装一套服装,一束灯光一束灯光,一直努力走到了今天,使得这部作品在中国拥有了新的生命。”演出将持续到28日。

  “我来北京不是卖芭蕾的。”

  《小美人鱼》是约翰·诺伊梅尔应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之邀,于2005年为纪念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所作并首演的作品,蓝本是安徒生创作于1836年的童话代表作《海的女儿》。舞剧完美诠释了美丽而忧伤的“小美人鱼”,着力呈现两个世界的对比,即单纯平静的海底世界以及复杂繁复的人类世界,是古典期望与当代表达的最高融合。

  “我来北京不是卖芭蕾的,不是要把《小美人鱼》卖给中芭。每个演员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每一次排练,都是对作品的重新创作。”约翰·诺伊梅尔始终强调,芭蕾舞是一项活着的艺术,他希望在北京,小美人鱼可以有新的生命,而不是简单地重复。

  2011年,汉堡芭蕾舞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芭蕾舞剧《茶花女》以令人惊叹的编舞、精巧的服装色彩对比以及精妙的舞台美术在北京引起巨大轰动。年过七旬的诺伊梅尔,执掌汉堡芭蕾舞团近40年,创造了芭蕾史“伟大的传奇”,凭一己之力,使得汉堡芭蕾舞团成为万众瞩目的世界顶级芭蕾舞团。诺老曾创作了几十部脍炙人口的佳作,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有《茶花女》《尼金斯基》《欲望号街车》《仲夏夜之梦》《小美人鱼》 等,在此次《小美人鱼》之前,中央芭蕾舞团其实瞄准的是他的《茶花女》。

  从1999年的邂逅到2008年的酝酿,从2010年的构想到2012年的排演,历时13载, 其中接洽近5年, 前期准备整2 年,排练横跨春、夏、秋三季, 这部芭蕾舞剧总算登上了中国的舞台。

  《小美人鱼》是诺伊梅尔首次与中央芭蕾舞团合作。为此他先后五次来京,挑选演员并指导排练,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工作超过18小时。特别强调的是,在这部舞剧创作过程中,约翰·诺伊梅尔大师的角色不仅仅是芭蕾编导,他还亲自担纲了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和服装设计等工作。

  《海的女儿》,北京重生

  和安徒生原作《海的女儿》的悲剧色彩不同,诺伊梅尔改编的《小美人鱼》淡化了结局的悲剧性。他用“诗人”的形象贯穿全剧,选取“第一人称”的手法铺陈直叙。“诗人”对于爱情的失望描绘了小美人鱼爱上王子却一厢情愿的无奈,痛苦别离和伟大坚守后,为爱情献身并祝福心爱的人。《小美人鱼》并非悲剧:两情相悦的王子和公主幸福,尝试爱情的小美人鱼重新追寻幸福,诗人和小美人鱼本是一体,谁能说追求爱情不是完美的结局。

  舞台上,“小美人鱼”拖着长长的“尾巴”,每次跳跃,必须大幅度动作才能把“尾巴”甩开。为了变成人类追求挚爱的王子,小美人鱼不惜以失去甜美的嗓音为代价,将她的鱼尾变成人类的双腿,并为王子跳起美丽的舞蹈。经过这次变身,她的肢体语言前后对比也非常强烈,拖着“尾巴”时的优雅与双腿站立时的不知所措,台下的观众对小美人鱼的天性纯真、对人类世界的好奇与惶恐感同身受。

  诺伊梅尔告诉记者,美人鱼在舞台上灵活舞动的灵感来自日本传统戏剧“能剧”,“能剧中宽大的裤子给了我灵感。我尝试过很多材料,才做成美人鱼的鱼身。”美人鱼装上身后,舞者的表演要比能剧难得多,要跳跃,要旋转,还要有快速大力度的运动,尤其是双人舞表演,难度更大。刚开始,演员们穿这么大的裤子都不会跳,诺伊梅尔就告诉她们,“不要把它当成服装,要把它当作你身体的一部分,要学会用身体去舞蹈。”

  整部舞剧的音乐节奏很快,对于芭蕾演员的戏剧表演要求极为苛刻,中芭首席主演朱妍饰演的“小美人鱼”在舞台上几乎没有时间喘息,每一个动作的连接处,都夹杂着角色的表情。“舞中有戏”也是这部戏的最大亮点和难点。

  诺伊梅尔表示,演小美人鱼,对舞者的技术能力和演技都是极大的考验,“演员要表现美人鱼赤足行走在陆地上,那种疼痛就像走在碎玻璃上一样揪心地疼。舞者还要完成高难度的表演,比如美人鱼丑的、美的、天真的、情绪化的时刻,都很不容易。”

  儿童环保童话剧《嘟嘟与达达》

  时间:9月30日 15:00,10月1日10:00?15:00?19:30

  场馆:海淀剧院

  艺术总监:金韵蓉(中国台湾)

  导演:李明华(中国台湾)

  编剧:赵亦骥 李明华(中国台湾)

  对遥远之地的记忆,不仅在成年人不停追寻的脚步里,也在孩子从来都不会有边界的幻想中,这一次,大家有福了,“象人国传奇”系列儿童环保童话剧《嘟嘟与达达》可以带你穿越触摸远古吹来的风,你还可以和人族女孩小葵、小象人嘟嘟、北京小孩达达一起联手保护远古和现代两个时空的自然环境。

  远古的阿拉善住着人族与象族,他们和平共处,相依与共,人族学习耕种,象族协助耕种。天生素食者的象族,对环境的改变特别敏感,会提醒人族凡事不可过度。他们和睦相处,各有族中长老治理一切,那时的阿拉善,水草丰美,万物齐生,大家快乐幸福,连吹过的风都是甜的……这一切的美好,传说是源于上天给予的一个神物“优优”(平衡器),只要一启动就可以恢复原来的世界,或实现愿望,但同时也要付出相对的代价。还好,因为象族的坚持及控制有度,所以从未试用过,传说仍只是传说。随着时间的转移推进,一切开始发生变化,大量人族的诞生,造成一切供需的失调,长老迫于族人所需,必须大量耕种农作物。

  象族与人族因为生存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冲突,但这并不影响象族的嘟嘟和人族小葵的友情,他们一样每天一同玩耍,没想到在夺宝过程中,操作优优失控,嘟嘟及小葵都被送到了2012年的北京,遇上了现代小孩达达,一个备受欺负的小朋友,短短时间,达达就成了校园风云人物,但他不知道的是,使用优优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无形中伤害了自己心爱的小狗,达达才发现自己的错误,还好,嘟嘟帮他救了小狗,并让达达了解了优优对阿拉善的重要性,于是嘟嘟、达达、小葵成了环保尖兵,成立环境守护计划,动员周边小朋友,一个告诉一个,一起推动节能减碳,绿色生活!当这群小朋友如此努力时,远古的象族与人族仿佛也得到了感应般,人族族长开始向象族长老学习,由生活到心灵,努力守护阿拉善的环境。

  《王府井》

  编剧:郑天玮

  导演:任鸣

  演员:刘辉、王刚、王劲松、班赞、王长立等

  时间:9月29日~10月7日

  场馆: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王府井,作为“中华第一街”,浓缩了百年的沧桑变幻,更承载了北京人厚重的精神。本剧便是记录了这条不寻常的金街1910年到1948年间的兴衰沉浮。作品以“禄顶鸿”帽店佟寿春为主线,辅以“福盛楼”的王爷、太监喜爷,“仙人居” 炒肝的蔡仙儿,夏景弘等众商家保匾、救匾、护匾、守匾的经历。其中的匾爷,亦人亦神,在王府井这条街上,为商家刻匾,为路人讲古,他象征着这条街,又是这条街的见证人。最纯正的京味儿,不只是炒肝豆汁,还有京韵浓郁的《王府井》。

  《甲子园》

  编剧:何冀平

  导演:任鸣、唐烨

  主演:蓝天野、郑榕、朱旭、朱琳、吕中、徐秀林、王姬等

  时间:即日起~10月20日

  场馆:首都剧场

  还是那个双层养老院“甲子园”的故事,但,86岁的蓝天野、82岁的朱旭、88岁的郑榕,72岁的吕中,72岁的徐秀林、90岁的朱琳……这一群个性鲜明、故事丰富却人生豁达的疯狂老人,台词幽默、金句不断,不仅让剧场沸腾了,也让市场点燃了,一票难求使得人艺罕见决定加演9场到20日。

  《牛,活着》

  时间:9月28日~10月7日

  场馆:繁星戏剧村2剧场

  友情提醒:这不是余华《活着》里那头叫富贵的老牛,但它的苦难比富贵更多。它的主人叫屠二,一个四十多岁还没有娶妻的老实人,成天以养牛为乐,直到羊村来了寡妇桂花,要和这个屠二结婚,又逼着屠二更改房产证户名。找不到房产证又和桂花有染,无奈之下只好决定卖掉心爱的牛换钱跟桂花结婚,屠二的决定引起了牛强烈的不满。当人们开始杀戮,牛只能选择逃亡……然而,人尚且苟且偷生,牛又怎会找到它的桃花源?

  《小王子》

  原著:【法】圣·埃克苏佩里

  编剧:郭鑫阳

  导演:焦刚

  演员:肖宇、杨成、马寅、栾晰、刘奇

  时间:9月30日~10月7日 上午10:00

  场馆: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

  这部阅读量仅低于《圣经》的世界经典小说登上中国儿艺舞台后,成了一部老少咸宜的“家庭剧”,导演的用意是,无论成人或孩子,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王子。舞台上不仅有充满热带风情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漫步的鸵鸟,还有稀少的枣椰树;闪烁的繁星,转动的星球,袖珍小火山,以及不同星球上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随着“小王子”的星际之旅一一呈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4 09:59 , Processed in 0.0161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