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护航城市之门胜利开启

2012-9-29 17:53| 发布者:cphoto| 查看:1009| 评论:0|原作者:赵桂军 曾安会|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1、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参建的中原地标性工程——郑州东站。(赵桂军 曾安会 摄) 2、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承建的郑州东站站台桥及站台雨棚。(赵桂军 曾安会 摄) 9月28日8时30分,中国铁建十七局集 ...

1、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参建的中原地标性工程——郑州东站。(赵桂军 曾安会 摄)


2、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承建的郑州东站站台桥及站台雨棚。(赵桂军 曾安会 摄)

       9月28日8时30分,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参建的中原地标性工程——郑州东站举行了“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开通运营暨郑州东站建成启动”仪式。同时,吴邦国委员长提名的“郑州东站”正式揭牌。9时,首列高速G501次列车缓缓驶出郑州东站,标志着中原地区高铁时代的到来。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等领导参加开通仪式。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杜嘉俊,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张宝刚和项目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郭志强等出席首发仪式。
       郑州东站是国家铁路交通网中的一体化交通枢纽,是铁道部关注的国家特大型重点工程,是亿万中原人民瞩目的地标工程。这座亚洲最大火车站、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速铁路枢纽站位于京港高铁客运专线,新欧亚大陆桥陇海线徐兰高铁客运专线,京昆高铁的十字交汇处。该工程包括站房和站场两部分,共设正线、到发线32条,站台30座,总面积411841平方米,总投资约94.7亿元,于2009年6月29日施工,经过参建单位历时3年多努力建成。
       郑州东站整体形象简练干净、厚重朴实、浑然一体,犹如宏伟的城市雕塑。作为郑州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东站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城市之门”的建筑形式为主题,突出“莲鹤方壶”、“双连壶”的和谐构图,体现出中原文化“沉稳、厚重、大气磅礴”的精神。
       郑州东站一共有三层,分别为高架进站层、站台层和地面出站层。高架进站层包括进站厅及候车厅。整个工程以高铁为核心,集地铁、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公交和出租等交通方式为一体,采用“高架”候车的功能流线,合理组织站内外各类交通流线,使旅客在车站内活动的步行距离最少,花费时间最短,实现“站站零换乘”。
       该工程自2009年9月开工以来,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与各参建单位密切配合,落实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科技创新的“六位一体”建设要求,严格执行铁道部标准化工地管理规定,开展了以项目管理标准化、项目党建标准化的“双标共建”活动和“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主体劳动竞赛等活动,在钢构建设中运用了《大跨度高空曲线管桁施工技术》等23项新技术,建筑公司严格片区包保到人、质量缺陷处理日报制度和销项管理制度,实现安全、质量、工期目标,荣膺郑州铁路局“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受到国家、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和河南省领导好评。
       该工程亮点频显。候车大厅玻璃屋顶能采用自然光,还可阻挡紫外线。智能照明系统、可控式百叶幕墙等系统的应用,使东站成为低碳化、节能化建筑。站房外墙面采用防火、保温、超轻的特殊新型材料。东站用钢量8.85万吨,相当于两个北京鸟巢外部钢结构的用钢量,施工过程共焊接焊缝30万米,相当于郑州到石家庄的距离。
       郑武高铁开通运营,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郑州至武汉运行时间由原来最快的4小时28分钟缩短至1小时56分钟,赶在“十一”前通车,更加方便民众出行,带动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一名前往武汉的乘客说:“来到郑州东站,真切感受到了大都市的气息,这就是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后回家太方便了,都不到2个小时。”
       郑州东站的顺利运营,放大了郑州的经济辐射半径,使原来的城市和城市经济圈,成为由高铁线路构建的城市经济带上的一环。让城市和城市之前的人才、技术、资源得到共生,城市大融合将加快步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9 06:13 , Processed in 0.0210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