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讯(通讯员 袁建宏)四十五团司法所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大局,以团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矛盾纠纷调处、法制宣传教育、特殊人群管理为重点,采取五大措施将“3335”工作模式在基层连队延伸。 一是加强基层连队阵地和队伍建设。以整顿调解组织,改善和优化内部结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提高调解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和技能为重点,优化调委会成员结构,加大基层调委会整顿力度,对6名能力差、作风不扎实的基层调委会主任进行了调整,通过民主选举和聘任等方式,聘任了2名首席调解员,并将11名有政治责任感,有一定政策水平和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和离退休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中。基本形成了“大调解、大普法、大帮教、大服务”的工作格局,有效的维护了社会和稳定。 二是全方位开展人民调解,提升基层调委会化解纠纷能力。司法所推行人民调解“五结合”工作法。即:调解工作与法律服务相结合、与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与清查排查工作相结合、与科室部门挂钩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平安工作相结合。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坚持“开展一个活动、狠抓两个规范、坚持三项制度”规范基层调委会。即: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狠抓基层调解室的规范化建设和基层调解案卷宗的规范化制作;坚持调解员培训、纠纷排查、稳定联席会议等三项制度。在“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稳工作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三是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深入推动六五普法。司法所以“四个加强、四个着力”为重点开展六五普法。即: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法制观念;加强提高职工群众的法制素质,着力引导职工群众依法维权;加强法律进宗教事务,着力教育引导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依法从事宗教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使全团干部职工都“知团情、明团务、议团事、督团政”。 四是创新社会管理,稳步推进安置帮教和社会矫正。为创新社会管理,司法所积极参与社会“网格化管理”, 加强工作衔接和网络化管理员联系,将基层三项工作即: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落到实处。同时,在全场39个基层单位成立了特殊人群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坚持做到“工作三落实”即:接茬工作落实、帮教工作落实、回访工作落实。以人性化教育及人文关怀为重点,教育、引导帮助帮教对象回归社会,避免出现重新违法犯罪。 五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团场稳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司法所以规范合同管理为重点,以维护团场和职工两个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为中心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在落实团场经营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司法所主动参与,靠前服务。成立了合同管理委员会,担任了团场所有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审查团场对内和涉外的所有合同,依法明确规范了团场、连队、职工三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促进了团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截止目前,全团来访或电话法律咨询99场次;受理纠纷案件81起,调解81起。代理诉讼6起,非诉讼代理3起,代书21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起,办理协办公证3015件。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29.83万元。赢得团场党委和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自“3335”工作模式在基层延伸,四十五团39个基层调委会全部达到一类调委会,全团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团场政通人和。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9 12:54 , Processed in 0.0208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