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腾讯2012年度公民摄影师揭晓,温州环保航拍摄影师陈斌赢得大奖。
陈斌的QQ签名是:“亲自航拍7.23温州动车事故现场”。不错,保险公司职员、民间救援机构队长、航拍爱好者陈斌是7·23事故当中,唯一一个航拍下所有原始画面的摄影师。那段视频通过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媒体广泛传播,成为人们了解这个举世瞩目事故真相的重要依据。那段日子,陈斌被上百家媒体包围,这可能是他最赋戏剧性的一段经历。
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陈斌最先开始的是公益环保航拍。从2009年开始,陈斌坚持用他的相机,记录身边的污染。面对环保大题,陈斌以一个公民的立场清晰而冷静地用他的工具主动记录、适时反映,顺势而为。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关注环境,就是关注我们每个人的自身安全。快拍快拍网积极响应并支持各种公益活动,特别开设“环保大家拍”栏目,呼吁大家拍下身边的污染,并留下具体信息,方便我们查实并向相关部门反映,但愿这一切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快拍:恭喜陈斌获得大奖! 陈斌:感谢傅老师这次推荐我!也谢谢大家的支持! 快拍:听韩丹提到过您!
陈斌:嗯,我们同道,他用直升飞机模型航拍,出了很多好片子,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买了无人机,可以在风大或复杂地形拍摄,与动力伞可以互补。不过还没有开始使用,正在摸索中。
滑翔伞航拍
快拍:动力伞滑翔搞航拍,和一般人还是有些距离的,你是怎么接触上的?
陈斌:1992年10月2日,温州龙港镇举办“海峡杯中国第二届滑翔伞锦标赛”,我当时在苍南县政府工作,是在比赛会务组的工作人员,从赛前选址到组队开幕、闭幕整个过程我都参与。
由于当时的伞具没有现在好,也没有完备的安全飞行理念,训练时就有两人摔伤,大家都觉得风险很大,那次比赛后,大部份人后来都没练习了,苍南队只剩下一名队员倪维行坚持训练飞行。他是我的好朋友,所以离开机会后我一直关注滑翔伞的发展。
10年前我开始做航拍宣传片的生意,看飞行员飞多了,也就明白了飞行的要领。后来因为飞行员、摄影师的配合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就想自己航拍吧!
第一次航拍:杭州湾大桥通车
快拍:你的第一次动力伞航拍是什么时候?
陈斌:2008年5月1日杭州湾大桥通车,我亲自驾车去航拍。那天我连夜开到北桥头,在收费站附近找了个场地起飞,相机还是头一天刚刚买的。下午又开着车子到慈溪那边的南桥头收费处附近起飞,拍南岸。
上午风和日丽,气流稳定,飞得很舒服,高度也压得很低,大概只有100米左右,超低空飞行时甚至贴着稻田飞行,螺旋桨的尾流都在稻田里压出一条长长的印迹。
有领导对我很感冒
快拍:什么时候开始公益环保航拍?
陈斌:公益环保航拍纯属自发性行为,因为在飞行时常常看到河流里有大片污水或泥浆水,也看到许多水下的排污暗管在偷排,环保部门却视若无睹,我下决心曝光这些污染点。给环保部门压力,同时也要监督他们的执法行为和成效。
快拍:压力大吗?
陈斌:有人传话让我注意些。听记者朋友说过:环保局有位领导对我很感冒。
快拍:卢广老师一直在关注环境问题。
陈斌:卢广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是我做环保宣传航拍,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我一般从顺应政府层面的宣传需求出发去曝光。政府需要反面典型的时候,宣传效果大,可以引发更多人关注环保,可以借助主流媒体盯牢污染企业,监督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
快拍:举个例子。
陈斌:2011年6月,我报名参加温州晚报与环保局组织的保护温瑞塘可志愿者,我建议从空中查找污染源,得到许可和支持,媒体一路跟拍。
后来我把航拍照片和视频交给现场环保执法支队长,他们根据污染源区域,属地执法车辆马上前往查处,宣传形势可以说轰轰烈烈。温州电视台、浙江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全部都播出来,国家环保总局高度评价。
不过最后执法队伍反馈查处结果时打了太极拳,用了两个不着边际的客观原因,就不了了之了。他们已经是利益共同体,环保部门会主动为污染源作好解释工作。这两个污染源五年来一直没有好转过,我一直盯着拍,到时按年份摆出持续污染的照片,让环保部门无话可说。
我是市民监督员
快拍:你现在在拍哪些?
陈斌:主要拍温州城区的工业废水污染、泥浆偷排入河污染。
现在温州市正在整顿官场作风,我也准备借船过河,继续做一些环保督察工作。我是温州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的市民监督团聘请的市民监督员,可以名正言顺地监督相关部门的工作。借助公共的力量去监督环保,效果会好得多。
最近温州市政府提出,要限期整改16条河道,还放了话,河水水质要达到“局长下河游泳”的程度。我打算找一张大地图到环保局,请他们将16条河道标注出来。当然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他们可能会推诿,不过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最近我还联系上了消防支队,打算和他们一起搞一个消防演练,航拍26个消防隐患点。我可以在距离地面30、50米的地方拍摄,消防队是很欢迎的。
7·23动车事故,和媒体之间的故事
快拍:航拍7·23动车事故是最著名的一次航拍吧!
陈斌:动车航拍,绝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之举,这是我前两年做公益环保航拍积累起来的飞行经验、社会责任,还有此前建立的“壹加壹空中搜救队”给我提供了信息。
后来国内观众看到视频里铁道部让挖掘机在挖坑,纷纷抗议,所以后来停止挖坑,继续救人,为小伊伊的获救提供了先决条件。
快拍:听说你给媒体免费提供视频,要求写上名字。
陈斌:我要求央视把我单位的名字打在画面上,所以我们单位很洋气,领导和同事们都夸我为单位做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所以单位现在也很支持我搞公益航拍。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平时单位花一个亿都达不到这个效果,能让全国和全球媒体争相转播。
我朋友在非洲喀麦隆酒店大厅看到了电视新闻,跟身边的国外朋友和华侨们说:这是我朋友拍的。人家不信,他马上打越洋长途电话回来,开着免提和我通话,大家才相信,都来敬酒祝贺,结果他被灌醉了。
小日本混进来,被我发现赶走
陈斌:我当时给央视的时候再三交待:先交给中宣部审核,同意播,再播。这样也是保护自己,当天我一直担心铁道部会派铁警上门抓我,所以从电视台回到家也跟爱人交待清楚后果,我就坐在沙发上等。直到央视播出,我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安全了,接下来是媒体蜂拥而来的电话采访、当面采访,一夜没睡,接待媒体持续了一个月。
快拍:你对外媒很谨慎?
陈斌:他们万一给我乱配音,变成我说中国怎么怎么坏,那我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日本几家媒体几次约访,都被我拒绝了。后来还有一家日媒记者混在国内的媒体来采访我,被我发现给赶出去了。
快拍:怎么被你发现的?
陈斌:采访地点我都安排在我单位大楼里的茶吧,小日本混进来,掏出个小DV在偷偷的排我接受采访的场面,被我发现后问他,他才肯讲出身份。第二天我马上打电话向温州市外办汇报这个情况。外办手里有外媒前来申请采访登记的记者名单,没有登记的外媒都是有问题的,也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我这样做,同样也是为了保护自已。
最大威胁是飞行员自己
快拍:有没有碰到过危险?上次富阳一位滑翔伞运动员出了事,很遗憾!
陈斌:每一次拍摄都要做预案,勘察现场,确定飞行路线,找好降落点,为了防止发动机出故障熄火,你必须在周围准备好很多备降点。
我碰到两次,发动机突然熄火。这时就要看飞行员的飞行技术了,操控动力伞的技术,还有气象条件的允许,当然,那两次最后都化险为夷了。
富阳出事的飞行员叫杨小强,很年轻,很有前途,事故原因在《滑翔中国》论坛“杭州版”里有很详细的报道,事故后续处理过程发生的一些事情也让大家大跌眼镜,大家可以关注真相。
滑翔伞最大的威胁来自飞行员自己,来自飞行员对风险的估计和判断,我们有规定“十不飞”。……
对公司投桃报李
快拍:航拍要投入很大精力,身边的人理解吗?
陈斌:我爱人很支持我,航拍需要后援,她就做助手,为此还专门去学了车。我基本上利用业余时间去拍摄,如果有重大项目,尽量提前申请,单位也挺支持的。
今年年初单位还奖励了我一套8万元的新装备,包括发动机和动力伞,都是进口的,还奖励现在10万,刚好可以买一辆拍摄时用的商务车。
我出去航拍,都会尽量打上公司的LOGO,公司支持我,我也帮公司做宣传,你必须要投桃报李,这样才能相互推动,形成良性循环。不能像有些人为了拍摄,上班都不去了。
快拍:发现你很懂得适时地经营推广。
陈斌:因为我是温州人嘛! 陈斌部分作品: 陈斌从空中拍摄温州动车脱轨事故的救援工作。
陈斌在快拍“环保大家拍”频道中上传的环保航拍照片。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7 17:30 , Processed in 0.0167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