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鼓舞全国人民。徐木政府和当地百姓有信心,将整个徐木塬区建成陕西省三原县四十里塬坡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绿色明珠。 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之陵——献陵,建造在陕西省三原县徐木塬永合村。 (摄影 程 翔) 有人问:“徐木有啥特产?” 徐木的老百姓笑呵呵地回答:“当然有了,徐木的‘特产’就是好风水。”不然,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之陵——献陵,怎么会建造在陕西省三原县徐木塬永合村;唐武宗李炎端陵选在徐木塬桃沟村。昔日,献陵、端陵异常壮观的景象,只能靠现代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了。 随着历史变迁,裸露的徐木塬曾淡去了色彩。长年跟扎黄土的当地百姓,努力着、期盼着尽早一天,还徐木塬一身绿装!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鼓舞全国人民和三原县徐木百姓。陕西省三原县徐木发展服务中心求发展积极改善生态环境,驶入良性发展轨道。近年来,该中心紧抓林业核桃栽植项目不放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新栽以核桃为主的杂果4000余亩,加快了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工程建设步伐。特别是今年,该中心把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干部作风改善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示范园建设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成苟家村、永合村“千亩核桃生态示范园”两个。苟家村以一组、二组农民的坡台地为基础,采取土地流转承包发展杂果产业的方式及一次性转包坡地30年、一次性付款方法,以1个存量换取了该村产业结构调整杂果栽植面积、通组水泥路建设、社区建设、农民收入、生态示范园建设、人居生态环境改善等6个增量,全村新栽核桃600余亩,新修通组水泥路3公里、生产路5公里,建成苟家村一组社区广场1处700㎡,本地农民在该示范园栽植核桃、浇水和从事田间管理的劳务收入是当初种小麦、油菜纯收入的数倍,实现塬坡变绿、环境改善的预期目标。 苟家村是徐木搞生态产业的排头兵,当地政府和百姓有信心,将整个徐木塬区建成三原县四十里塬坡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绿色明珠。 (文/图 程翔、姜盈、海鹏、满仓)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30 03:40 , Processed in 0.0189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