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建国
她,是一名老党员,在教育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她,无论是在班主任岗位,还是在校德育主任、校妇委会主任岗位上,都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美好青春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她就是伽师总场中学德育主任彭慧芝。
作为一名教师,彭慧芝始终用心教书,用心去专研业务,用心去研究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九年级学生陆港说:“我们不仅喜欢上彭老师的课,更喜欢彭老师这个人。”
在教学上,彭慧芝摸索总结出了“生动、主动、互动、活动”的开放式教学课堂,建构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学习和生活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彭慧芝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歧视、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并关爱尊重每一名学生。这让许多后进生、调皮生找到了自信的支点,重新认识了自我。她还成功转化了十几名位上网成瘾的学生和许多极端厌学的学生。
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彭慧芝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各种捐助达40多次,个人为贫困的学生捐款近8000多元,并一直资助4名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初高中学业。许多学生都亲切地叫她“彭妈妈”。
如今,逢年过节平彭慧芝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卡片、小礼物和短信,有的学生还会登门看望。
作为德育主任,彭慧芝具体负责和实施对全校2000多名学生的思想、纪律、安全等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负责全校100多名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及考核工作。但繁琐的工作和繁重的任务,却使得这位辣妹子的干劲越来越大。
多年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周五下午彭慧芝都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政治思想和先进教育理论学习。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到党的民族教育理论;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到场领导讲话,她都耐心地讲解。为了让部分少数民族老师能听懂、能理解,每次学习之前,她都要认真选择学习内容,采取各种方法让人人学习有收获,人人有感悟,人人有记录。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彭慧芝坚持每周一组织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业务学习,每学期举办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班主任工作论坛,针对班主任的成长困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相互的交流和研讨,凝聚集体的智慧,增强了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身为学校德育主任和妇联主任,彭慧芝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岗”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积极开展老师之间、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的“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不断深化“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不断丰富女教职工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女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并以教研组为单位来,使女职工争先创优,充分为各族女教职工提供展示自我和互相学习的平台,不断提高女教职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认真做好“学生励志成才演讲团”活动,采取分学段成立“学生励志成才演讲团”的方式,以学生自己的经历,身边的故事及传统的励志成才故事定期进行演讲,激励广大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在彭慧芝的努力下,学校还成立了民族舞蹈队、文艺队、文明行为巡视队、团员志愿服务组织等学生团体,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学校各项德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彭慧芝是学校各族女教职工的“好姐妹”。无论谁生病住院,她都会前去探望,每次探望都不少于200元的礼品。不仅如此,她还带动周围更多的人为有困难的同事伸出援助之手。
2009年春节前夕,一位维吾尔族教师由于身患心脏病,没有钱做心脏搭桥手术。彭慧芝知道后,带头并组织全体教师为其筹集手术款。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地区及玉树地震后,彭慧芝先后捐了1000元……像这样平凡的事,在她身上还有很多。
这些年,彭慧芝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优秀调解员、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个人等荣誉。同时,学校也获得了师平安校园、家长示范学校和全国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然而,面对这些荣誉和成绩,她始终低调做人,谦虚做事,真诚待人,积极进取。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30 09:50 , Processed in 0.0192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