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展览展出逾三十五位来自非洲及非洲以外摄影师作品,作品透过艺术性和纪录性手法,探讨非洲人民在时代流变中所呈现出的面貌。
展期:6/12/2012 -- 17/2/2013 地址:澳门艺术博物馆
序
地球是圆的。只要我站在非洲土地的某一个位置,从高处垂直鸟瞰,你就会发觉我确实站在地球的中心。但是,这个占了地球陆地面积百分之二十的广袤土地,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为世人所认识的非常有限。本特展集中展示摄影家关于非洲人民的作品,以“相看.相知”为名,不言而喻,让观众对非洲有更多维度、更深入的了解。 非洲,至少是世界的中心之一。
非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被国际社会所深入认识,随著近年非洲意识的醒觉,非洲人民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现自我。“相看.相知──影像非洲”向我们展示的,正是非洲人的镜头下的非洲。
本展览展出非洲裔或与非洲有甚深渊源的摄影师的作品逾一百四十件。题材丰富,范畴广阔,既有人文、棚拍、纪录等传统纪实摄影作品,又有观念摄影,展现了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处境之下的生活形态,为非洲人民在时代变迁中的精神面貌作了一次多层面的概括性速写。
若从视觉艺术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令人无比惊艳的展览。作品洋溢著非洲特有的色泽和质感,强烈丰盛的民族特色和深沉厚实的人文气息,瞬间吸引了我们的视线。亲切的脸容、浓烈的色彩、细腻的层次、深刻的构想、奇特的视角、精彩的瞬间、磅礴的场面、澎湃的张力一个个精彩镜头,为我们带来一次次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通过美好的艺术享受,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世界的丰盈与多元。
举办这样一个题材复杂、内容丰富的展览并非易事,我们很荣幸能与澳门安哥拉协会共同努力,为澳门观众带来这个视觉享受的盛宴!
陈浩星
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 献辞
“相看.相知──影像非洲”展,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观赏令人惊讶的非洲影像。一个与澳门相隔十万九千里的偏远大陆,那里充满悬殊差别与生气勃勃的气氛与色彩。
由于历史的原因,非洲与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著很深的渊源,而这种关系在愈来愈多的经贸交往之后,就更显突出了。非洲在这辑摄自一段跨度很大的时间领域内的照片中,展示了其独特的个性,从二十世纪初,殖民地统治者拍摄到非洲人的第一个影像,延伸到非洲和非洲以外艺术家拍摄的当代作品,这些艺术家以他们的作品探讨身份认同,而这正是我们将在此展览中看到的。
本次展览之所以吸引我们,正是因为它为非洲描绘出了一个新面貌,它能够打破偏见,并在后殖民地背景下,以一种超越国界领土的独特声音,向整个世界发声。
本次展览是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国际展览的一部分,在这里呈献这个展览给澳门市民,我们深感荣幸。该展览曾在里斯本、罗马和北京等城市展出并得到好评。
在此,本人谨代表民政总署,对澳门安哥拉协会的鼎力支持致以最真挚的谢意,没有他们的努力,这个展览不可能在澳门举办。
谭伟文
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主席 献辞 我曾经听过或见过有人问起,授权书与艺术品之间的区别,当时我就惊讶于这个对比意图。但因为法律科班出身,我得以一探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即两者都以“代表/表达”的形式出现。这个答案在让我感到愉快的同时,又让我困扰:这两个差异极大的对立概念会有怎样的相同之处呢? 授权,指委任某人(代理人)代表他人行事/表达的法律手段。但受委托事情受到委托人所限制,即须听从“被代理”人指示。代理人会根据授权书执行或表达委托人的指示。该授权并无授出自由行事的权力,代理人不论面貌、肤色或文化,一律只是代表委托人,而且亦一直仅按“被代理”人所指示行事。
千百年来,历史就根据这样的方式书写,文明就以这种方式定义,艺术与文化就依循这个途径建立。没有自由的代理人接收著统治者的指令,作为统治者的傀儡,代表其意志行事,根据其意志表达。千百年来,他们就像雾月政变中的农民一样,被统治阶层告知,他们无从知道如何去代表自己,表达己见。
作为代表/表达的另一种形式,艺术作品则拥有授权书无法企及的一切(力量)。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在创作中表达自我的同时亦在为被代理人(作品的主体)发声。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所见,他的表达符合自己所想,艺术创作是自由的行为,是对独立的渴求。
我们希望带来的,正是这种自由与独立;我们希望展示,尽管过去曾经没有发声的权利,但现在的非洲艺术家们代表著自己而来,更代表著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价值观、生命经历、喜悦甚或痛楚,他们展示著他们的见闻,他们看世界的方式,以及他们希望世人以何种方式,去看待整个非洲族群的生活与感情。
高理威
澳门安哥拉协会主席 前言 这次展览原来的标题是“看见你,看见我!”取自一辆货车。当时那货车越过我们乘坐的车辆,它的车尾还喷出气味难闻的柴油黑烟。我的视野里,长久地只看到一双眼睛,置身于一幅绘有条纹的非洲地图中。在那纸轮廓鲜明的地图上,标示著“看见你,看见我!”的字句。这辆货车背后的画作,尽显一个富动感的非洲。这画作尽显其作者或是委托人的抱负,以嬉戏的方式,把非洲大陆呈现为一项永无止境的工程,内里现代元素重叠,历史角落亦因现代协商而掉进不明朗的未来。我们身为非洲人,是如何看待自己、想像自己;同时,希望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们要战胜照片里那些具贬义性的非洲人体造型,并找来新的表现方式──艺术性和纪录性的、引来批判和赞赏的──以非洲人民作媒体,诉说他们的作用,表达他们有决心,去重新创造他们的世界。
“相看.相知──影像非洲" 描绘非洲摄影的历史,诉说这段历史如何影响非洲以外人士,表达非洲及其不同海外族群的梦想。让我们对于拍摄非洲的起源、进程、复杂性和认受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展示当代非洲人以艺术性和纪录性的照片,重新把非洲人民呈现于人前。整体而言,那些照片道出非洲人民的主观性,记录正在衍生流变的社会和历史,这有助理解影像对解放非洲所作的贡献。该系列照片反映了在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时代,非洲社会出现的病态以及非洲各族群如何冲破它们民族国家的压制,重拾自由。其中一些照片记述不同的族群,变成争取决策权的工具。
第一部分展示在照相馆里拍摄的作品和其他照片,讲述的是非洲人民尝试融入所移居的城市环境的故事。
第二部分献上早期人种志风格的肖像照,把非洲幻想成一片荒漠,欧洲的原始“别些人”散居于这片大地之上。
第三部分展示非洲以外摄影师的作品,以当代非洲及其人民的照片为主。好像我在尼日亚路上遇见的“妈咪货车”,这些照片跟其他部分的作品,一同向非洲人民及全世界说声:“你看我,我看你”。
亚旺.安柏
策展人 后记
非洲位居世界第二大洲,乃古人类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不少地区仍保留著供奉祖先及图腾崇拜的传统。由于种族复杂、土地贫瘠、殖民主义充斥,及部分国家内部政治不稳定等诸多错综因素的相汇,令一些地区的经济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纵使如此,这块自然环境恶劣的古大陆,被视为发展相较迟缓的土地,依然随著时日的推移,悄悄然地在物换星移的进程中,披挂上淡淡的新衣。进化中的非洲大地,无论是长驻的子民或迁移散居世界各地的族裔,正透过影像的力量,昭显他们对生命反思的精神渗透,对族群风俗民情的感性传递,呈现他们的土地、子民在时代推衍下,正在发酵中的渐进变化。
当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并慢慢地靠近狭义的“世界”,迈向所谓的“进步”,究竟能为生命带来甚么样的滋养与冲击?会获得甚么?又将失去甚么?宇宙间万物生生相息,“存在”状态难以在充斥著相容、对立、矛盾的自然法则中,被一以概之。如何摆脱单一视角的局限,以多元角度放眼看世界,如何界定不同于“我”以外的价值观,都是生命发展智慧的一个必修课题。
“相看.相知─影像非洲”展,展出逾三十五位来自非洲及非洲以外的摄影师作品。作者通过影像,记录非洲在时代流变中衍生的发展脉动,呈现非洲大地子民的记录,以及非裔与非裔、非裔以外人士与非裔族群的对话和探索。藉由镜头的陈述,反映非洲大陆和非洲人民处在今日政治经济不稳定的大环境之下,展现出来的宁静、跃动,漂荡、沉著,轻松、压抑。摄影师通过镜头捕捉所见、所闻,所想与所感,以影像向世界发声,沉哑地诉说著那属于非洲的故事。
是次展出作品洋溢著非洲土地及其族裔特有的丰实色泽、肌理与质感。那别于其他地域浓烈厚实的光泽与影像,总会不觉然的吸引人们的目光。这种由自然环境、族群文化及人文差异对比下所散发出的特质,无疑是一次难得的视觉摆渡,足以让我们见证世界的丰盈与多元。
翁谯
策展人 《相看相知--影像非洲》作品选
人像:我們是
耐伊·奥博戴
2009 《谁能预知明天》系列
加纳 《人像》系列
安德鲁.杜辛梅
樹
德尔菲娜.迪亚洛
《魔幻照相馆》系列 塞内加尔 切尼提拉
派翠吉雅.古易斯.迈穆娜
《巨人》系列 女王與女僕
伊内斯.贡萨尔维斯/乔奈利.利比达迪
2008 《蚂蚁悲剧蟒蛇莫提》系列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自-證 眼-證 安杰拉.埃透恩迪.埃莎巴
2009 《哥伦比亚黑人》系列
喀麦隆 無題
稣伊比花.多乔宝 《妈咪货车》系列 尼日利亚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43 , Processed in 0.07003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