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肖全:用摄影传达时代的声音

2013-2-16 08:39| 发布者:g562211| 查看:634| 评论:0

摘要:姜文 拍于1994年杨丽萍 拍于1991年张艺谋 拍于1994年巩俐 拍于1995年  曾经,有这样一本影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艺术界风云一时的人物,如张艺谋、姜文、北岛、史铁生、王朔、崔健、窦唯等,他们的影像以及 ...
姜文 拍于1994年
姜文 拍于1994年
杨丽萍 拍于1991年
杨丽萍 拍于1991年
张艺谋 拍于1994年
张艺谋 拍于1994年
巩俐 拍于1995年
巩俐 拍于1995年
肖全:用摄影传达时代的声音(图)

  曾经,有这样一本影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艺术界风云一时的人物,如张艺谋、姜文、北岛、史铁生、王朔、崔健、窦唯等,他们的影像以及精神气韵都被其囊括在内,不夸张地说,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时至今日,依旧被人所怀恋。

  这本书叫《我们这一代》,拍摄者名叫肖全。

  《我们这一代》耗时10年完成,在那漫长的10年里,为了它,肖全几乎跑遍了大江南北,对于耗费如此大的心力去拍照的原因,肖全解释道:“我并不会因为这个人拥有99张照片,而再为他多拍一张。我想要的是一种有力量的影像。”早年,肖全看到一张美国诗人庞德垂暮之年的照片,他拄着手杖,立于石桥,目光坚毅沧桑,形如雕像。下附文字:“理解来得太迟了。一切都是那么艰难,那么徒劳,我不再工作,我什么也不想做。”这张照片让肖全深深感动,他想拍的是要反映心灵的照片,恰如其分地概括表达一代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也是因为拍摄《我们这一代》,肖全的名字与“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的荣誉一起被人熟知。而提到这个殊荣,肖全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他觉得这对于他来说并没有意义。实际上,“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这个称呼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在成都,他为诗人柏桦拍照,看了照片之后,柏桦很感动,说:“你拍谁就是谁一生当中最好的照片……你一定会成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而在肖全看来,这与其说是一种赞誉,不如说是对他的鼓励。当然,在肖全心里,类似的激励远远不止这一点,还有一种更让他倍感鼓舞的力量来源于网络,因为直到今天,在微博上依旧有网友翻出他多年前拍摄的三毛或是杨丽萍的影像,肖全说:“99%的网友评价都是在赞美,作为摄影师,我感到很安慰。”

  无论是三毛去世前,拍到了她人生最后的影像,还是拍杨丽萍时,让其身上的美充满神秘的灵气,可以这样说,肖全的相机捕捉到的,不仅仅是每一位被拍摄者最完美的影像,也见证了一代人的生活,折射出了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彷徨与执著。

  对 话

  城市快报(以下简称“快报”):看你的微博中有这样的话:“为美丽的女人拍照片当然是幸福的事!”也有人说你是拍美丽的女人出名的,对于你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肖全:我曾为一位“80后”女艺术家拍照,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我们之间有很多交流,互相激发灵感,她通过自己的服装展示出的对艺术的理解令我惊讶不已,出乎我对她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了解。最终,拍出了很多与之前的她风格很不同的影像。或许,发掘这些美丽女子身上的潜质,就是我多年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快报:你曾说:“顶级器材是很重要……它给摄影师带来想象不到的方便。但是我在1990年拍三毛的时候用的是一台傻瓜照相机,它仍然能够呈现卓越的影像,在我看来心和眼睛比器材更重要。”可不可以这样说:拍摄更重要的是摄影师心灵与被拍摄者心灵碰撞的火花?

  肖全:我觉得,有没有“火花”产生,在于你和这些被拍摄者之间是否充分地互动。如果他们对于你来说,就像你坐公交车、坐飞机时遇到的一个陌生人,那么你的作品不会得到任何精神内涵。

  作为摄影师,相机只是我的眼睛,而我的心永远是打开的状态,我要去了解他们,当然,前提是他们也希望与我合作,对我有期许才行。很多时候,当我发出想要接纳对方的信号时,能产生一种“波”,释放出来投射在对方心里,他们能感应得到,那么,我的拍摄对象展示给我的,即为灵魂中最有特质的东西。

  快报:能不能说说拍摄过程中,你如何与拍摄对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肖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交流并不限于语言,还有许多内容,比如在拍摄杨丽萍之前,看她的舞蹈,让我感受到她与天地的缠绵关系。与三毛见面时,她抽着烟,抽过之后立刻去洗烟缸她是一个注重整洁的人,就是这个细节,足够让我体察她对生活的态度。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你能了解到很多东西。

  我从来都不是见面就举起相机的人,比如拍王安忆,我就和她逛街,上海的大街小巷勾起她很多儿时的回忆,在她曾经生活了很久的地方,处处有她熟悉的气息。由此,当她把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展示给我时,我完成了拍摄。再比如拍巩俐,那年,我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剧组生活了半年,经常和她聊天,她和我聊她的爱好,说她喜欢游泳,在她对我的相机没有任何掩饰和警惕的时候,我拍摄到的巩俐就是一个邻家女孩单纯、活泼、爽朗、亲切。

  快报:感觉你的拍摄对象都很信任你,你是如何建立这种信任的?

  肖全:比如我拍摄苏童、叶兆言的时候,是一位长沙的作家何立伟写了一封介绍信推荐我过去的。当然,我随身带着我的作品,他们看了之后,都“买我账”了(笑)。其实,别人介绍只是一方面,你之前的作品是否能够打动他们才是最关键的。

  快报:拍摄三毛时,你选取的背景是成都的一条老街,拍摄杨丽萍时,你选取了长城,或是她在骑马的场景,这些背景烘托了人物性格里不同的特质,你的这些创作灵感每次都是如何得到的?

  肖全:这个就是直觉,有时是有选择的,有时则很随意。一般拍摄对象都会听从我的意见,记得有一次为杨丽萍拍摄,那是在缅甸边界,我们坐在车上,忽然我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后面是一片云海,意境很美。我赶紧叫了停车,杨丽萍在这棵树旁起舞,她像一只展翅的凤凰,好像她飞走了这棵树就要枯萎一样。照片出来之后她很喜欢,我想这些都是老天赐给我的机遇吧!

  快报:以《我们这一代》这本书为代表,一直以来,通过拍摄这些名人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你想借助影像传达怎样的内涵呢?

  肖全:在我拍摄的许多对象中,他们对自己的行业都有足够的热情和爱,并为之不懈努力,无论大众日后对他们的作品或褒或贬,这样的精神始终值得尊重。所以说,我拍摄的是对中国文化有推动力的、有贡献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是名人才有意义,传达时代的声音更有价值,只不过在这个时代中,他们最有代表性罢了。

  快报:在你拍摄过的作品里,你最喜欢哪张?

  肖全:大概因为曾经为了这些照片付出了很多心血吧,我喜欢的照片不止一张,三毛、杨丽萍、崔健、易知难,还包括我拍的我奶奶,这些照片我都很喜欢。

  五问肖全

  关于他的五个热点问题

  1.你认为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肖全:首先是画面有强大的吸引力,有故事性,另外,人物不造作,所有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你认为哪种相机拍摄人像效果最好?

  肖全:这就像用铅笔写作和用电脑写作一样,你说哪种写作方式写出的东西更出色、更有味道呢?其实不在于你使用什么样的机器,好的拍摄效果永远在于摄影师想让人们看到什么,只要你有能力表现出美,都能给我们愉悦的感受。

  3.对于年轻摄影爱好者,你有什么建议?

  肖全:对于摄影这行,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对摄影有个人的理解,要全心全意地热爱,并保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当然,若想成为摄影家,不仅仅靠这几点,还要有技术有方法,以及与别人沟通打交道的能力等等,否则,你永远是业余的,是摄影“玩家”而已。

  4.距离《我们这一代》这本影集的拍摄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有没有想过再重新拍这些名人现今的状态?

  肖全:一直都想,只是近期手头有一些工作,可能以后会这么做。

  5.你拍了这么多名人,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拍普通人?

  肖全:事实上,为名人拍摄只是我的工作之一,很多时候我都在拍摄普通人。这些年我在世界各地游走,一直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些能打动我的场景,我都将记录在相机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21:56 , Processed in 0.08040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