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2013年2月份“AAC艺术中国”摄影奖提名:傅拥军

2013-3-4 17:31| 发布者:cphoto| 查看:560| 评论:0|来自:雅昌艺术网

摘要: 傅拥军这个名字,相信摄影界的人都不陌生,不仅因其从事摄影生涯以来所获得的各个奖项,尤其是近年来他所带领的摄影团队,以及“快拍快拍”网的创新模式,成为业界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此次荷赛,傅拥军凭借 ...
 傅拥军这个名字,相信摄影界的人都不陌生,不仅因其从事摄影生涯以来所获得的各个奖项,尤其是近年来他所带领的摄影团队,以及“快拍快拍”网的创新模式,成为业界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此次荷赛,傅拥军凭借其《我好想爸爸妈妈》这组作品获得表演肖像类组照作品三等奖。这是他继52届荷赛之后再获此殊荣。

傅拥军
傅拥军

  翻开《我好想爸爸妈妈》这组作品,笔者很轻易就被期间无意中营造的气氛所感染。一组好的作品,无论其表现的手法如何,主题是什么,它总有一个地方能够触动你。傅拥军的这组作品,拍摄的是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主题。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5800万人,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个话题,也成为了世界性的主题。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傅拥军拍摄的对象便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组作品,他没有采用一般报道和新闻摄影的手法,而是运用了一些颇为当代的观念,那就是执导型环境肖像的拍摄。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一个场景,不同的孩子和相同的老师,表情呆滞地坐在木马上,面对摄影师的镜头,他们拘谨却略带羞涩的神态被一一定格。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影像中这些孩子的眼光多是游离的,尤其是单独面对镜头的时候,那种不安、疏离和陌生感深深地拽住了观者的内心。在陈旧的环境当中,孩子和那些简单的玩具营造了一个迥异的气氛,我们看到空荡荡的屋子里,孩子内心的那种孤寂感和无助感。虽然摄影师也拍摄了一些孩子和老师的合影,但是依然没有见到孩子内心真正的笑容和暖意,或许这便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流露。而摄影师反应的恰恰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在这些照片中,摄影师似乎没有用更多的笔墨去描绘和刻画环境和其他,这种简单而平实的叙述方式,却仿佛涓涓溪流,能够在瞬间触碰你的心灵。或许是孩子眼神中的那份生涩、孤寂、又或者是这种平静的表象下更多延伸的空间感,让人引发对于当下社会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思索和探讨。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优秀的作品是能够说话的,它虽无声却能够走进观者的内心,傅拥军拍摄的虽然是一部分孩子的现状,反应的却是更大的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也是人类本身所需要重视和关注的。抓住当下,用人文的关怀和温情去体察拍摄的对象,这对于摄影师来说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傅拥军既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更多的是用一种人性的本真和善意在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这组作品里,我们能够窥见摄影师内心的挣扎和倾述,他企图通过这些影像给予这些孩子一些慰藉和温度,因此影像中透露出来更多的摄影师个人的思考和情感,从而给了影像更温润和沉重的气息。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傅拥军说,这些照片感动了自己,其实好照片首先便是感动自己,才能够感染他人。他在拍摄的同时,投入更多的是自己的情感,所以才能够在荷赛这个号世界性的大赛中,在众多的照片中脱颖而出,获得荣誉和奖项。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傅拥军《好想爸爸妈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20:54 , Processed in 0.08725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