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十周年影像记忆:摄影师邱敏访谈实录

2013-3-6 16:41| 发布者:cphoto| 查看:1384| 评论:0|来自:新浪文化

摘要: 今年正值抗击“非典”十周年,新浪图片采访了部分当年深入一线报道的摄影记者,重新挖掘那些经典影像背后的特殊记忆。以下是对前广州日报摄影记者邱敏的访谈实录。   新浪图片:酝酿拍摄《非典病区24小时》这组片 ...
 今年正值抗击“非典”十周年,新浪图片采访了部分当年深入一线报道的摄影记者,重新挖掘那些经典影像背后的特殊记忆。以下是对前广州日报摄影记者邱敏[微博]的访谈实录。

  新浪图片:酝酿拍摄《非典病区24小时》这组片子的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邱敏:酝酿是在3月底的时候。因为部门已经有另外一位摄影记者跑医疗这条线,前期的几个非典节点的拍摄都是他完成的。

  新浪图片:非典最早就在广东爆发,当你开始拍摄时当地的疫情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邱敏:我开始拍摄的时候疫情已经在北京、香港等地爆发,广州街头人也很少了,印象中,非典期间最淡定的当属广州人。

  新浪图片:听说当时为了让医院接受采访大费周折,最后你是如何说服他们的?

  邱敏:钟南山所主持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是当时全球注目的地方,我与该院的通讯员很熟,就非典的事也央求过她很多次,最后说服她的点主要是以拍摄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为主,她也不敢轻易答应,就这么层层上报,到4月份的一天才突然接到电话说可以来拍照了。

  新浪图片:考虑到非典的传染性,当时大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为何你去病区时还有点“迫不及待”?不害怕吗?

  邱敏:说不害怕是假的,等待的过程中是有纠结的,又希望院方同意又有点希望院方拒绝。我做摄影记者的时候特别阿Q,强烈地感觉相机是我的保护伞,只要眼睛定睛在取景框上,就深信坏事不会临到我的,我的胆子就特别大。

  新浪图片:第一次进入病区时,看到的情况和你预想的一样吗?

  邱敏:不太一样,进入呼吸内科的时候我已经参与过一些其他非典内容的采访,进入过一些重症病室,感觉特别紧张,但进入这个病区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医生和病人的状态都不是特别沉重,还比较轻松。

  新浪图片:病人们最初为何对你表现出不欢迎的态度?遭拒有没有让你产生受挫感?

  邱敏:不光是病人,医护人员也不会欢迎你的,特别是那种特殊时候进去,的确是去添乱。采访遭拒是摄影记者的常态,但凡做过摄影记者的人都不会因此有受挫感的。

  新浪图片:你是如何通过沟通化解他们对你的抗拒的?

  邱敏:真诚,不要让他们任何一个人产生对你这个人的反感,比如轻声细语,比如尊重医生、护士及病人的当时感受。进去的前几个小时,我把相机放在护士站,然后一间间病房聊天,你放松,你的采访对象自然会放松。当你能够叫得出病人的名字,而他们肯开口接你的话茬的时候,你就可以去拿相机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个病人去试。

  新浪图片:在拍摄过程中,你感觉这些非典病人的总体精神状态如何?

  邱敏:很平静!我拍这组照片的时候,病区的医护人员一直戴三层口罩工作,相信这一点也是病人们不会恐慌的原因之一。非典在北京大规模爆发之后,医护人员开始被要求用到那些看上去很吓人的防护罩,但我见到的护士都不大愿意用,工作起来太不方便了,她们只在处理危重病人时才戴一戴。

  新浪图片:病区也有不少医护人员被传染的例子,有了解这些人的内心想法吗?

  邱敏:《非典病区24小时》当中我拍到一位疑似病人郑则广,他是本院医生,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他的病房里放满了书,都是厚厚的那种。他还自己一个人下围棋,生死面前他很淡定,也特别乐观。几天后他出院了,继续工作。

  新浪图片:面对不幸辞世的病人,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邱敏:心情复杂,不大好说。但我记得当时拍邓练贤医生的时候我是自动放弃拍摄的。广州中山三院医院的传染科党委书记邓练贤是在救治病人时被感染的,我第一次拍他的时候他已经深度昏迷,那些护士为他洗头擦身。4月21日晚7时他去世的时候我也在医院,当时的气氛下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举起相机。不过,我一点也不为失去独家画面而遗憾,我很尊重那个经常被感性战胜的我。52岁的邓练贤后被追认为烈士。

  新浪图片:你拍摄的这组片子更多的是病区情景呈现,有没有想过刻意去渲染某些东西?

  邱敏:没有想过刻意渲染,应该说是我不大会,我拍照片的时候喜欢当一个隐形人。

  新浪图片:在拍摄过程中,你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什么?仅仅是一个摄影记者吗?

  邱敏:摄影记者。

  新浪图片:有没有纠结或者不想拍的时候?

  邱敏:有啊。在等院方允许拍摄消息的时候,一直在纠结。

  新浪图片:非典结束后回到报社,有没有对你采取一些隔离检疫措施?同事对你的态度除了钦佩,有没有害怕与你接触的?

  邱敏:没有采取这些措施,同事也没有害怕。奇怪,我当时呆的摄影部好像都没有这种意识。

  新浪图片:经历了那个特殊时期,你对生死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

  邱敏:现在想不起来当时的认识了,倒是这十年,因着我的职业及生活体验,有了信仰,对生死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其中有那个特殊时期的经历的作用。

  新浪图片:非典到现在整整10年,你觉得有哪些是我们不能淡忘和忽视的?

  邱敏:不能淡忘的是那些还在非典阴影里的群体,不能忽视的是国家应该建立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在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时候更有管理智慧。

  (完)

  采访对象简介:

  邱敏,女,南方都市报图片编辑。2003年广州发生“非典”期间,时任广州日报摄影记者的她深入一线采访,拍摄了大量医护人员救治“非典”病人的珍贵图片。其中,4月17日到18日她深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非典”病区,与医护人员及“非典”病人一起相处24小时,采访拍摄了《走进“非典”重病区》,并发表于4月25日的《广州日报》,成为全国抗击“非典”第一线最直观的摄影报道,并被新华网与《中国摄影》等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引起强烈反响,被中宣部、中国记协评为优秀新闻作品。她先后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记二等功,被中宣部、中国记协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称号,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抗击‘非典’优秀摄影工作者”称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5 04:37 , Processed in 0.01606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