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对话陈光俊 为百年印象走过的一个十年

2013-3-13 10:46| 发布者:cphoto| 查看:608| 评论:0|来自:CBSi中国·蜂鸟网

摘要: 2013年3月9日,沙尘肆虐京城,却没能阻止得色空间里高朋满座。得色影汇的第十一期活动虽然没能赶上一个好天气,但是对话百年印象画廊总监陈光俊活动却仍然吸引了很多的朋友前来参加。 活动现场   百年印象画廊是 ...
 2013年3月9日,沙尘肆虐京城,却没能阻止得色空间里高朋满座。得色影汇的第十一期活动虽然没能赶上一个好天气,但是对话百年印象画廊总监陈光俊活动却仍然吸引了很多的朋友前来参加。


 对话陈光俊 为百年印象走过的一个十年

活动现场


  百年印象画廊是中国最早的一家专业摄影画廊,他们从早期代理王世龙、晓庄、解海龙、王文澜、黑明、王彤、李楠等一批传统纪实摄影师到今天转向代理更多具有当代意味的年轻人作品,百年印象画廊的经营策略稳扎稳打又紧紧抓住时代的趋势。作为百年印象画廊的总监陈光俊在画廊的经营策略与方向上所取得的成功可谓功不可没。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可以让他成为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试水者?在得色空间大家畅所欲言,一起分享陈光俊过往经历的同时探讨了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对话陈光俊 为百年印象走过的一个十年
百年印象画廊总监陈光俊在谈自己的认识


  学习自动化控制出身的陈光俊,在大学时期就痴迷摄影。大学尚未毕业就开办了一家彩色冲印公司,并且是当时北京第七家能够冲洗彩色照片的公司。大学毕业后就开办了万德冲印器材公司,通过那个时期的经营,与很多知名的摄影师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一次闲聊中,摄影师翟东风一句话点醒了陈光俊。他忽然意识到摄影作品的经营未来会有广阔的空间。于是陈光俊在2000年之前将美国和欧洲的各大博物馆以及画廊都考察了一遍,完全了解了画廊的经营模式。在这样的储备之下,于2003年在当时并未出名的798,陈光俊等人开创了今天的百年印象画廊。

 对话陈光俊 为百年印象走过的一个十年
收藏家田志力也谈出很多自己对于影像市场的看法 


  百年印象画廊依托早期的人脉关系将最初的销售范围限定在传统的纪实影像之中,在早期99%的藏家都来自海外的情况下,陈光俊和百年印象画廊依靠这样的基础逐渐在业界获得了影响和赖以为继的运营资金。在2003-2004年期间,经常参加世界各地画廊博览会的陈光俊敏感的意识到,传统影像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善于审时度势的他立刻在原有的传统纪实影像之外增加了具有当代意味的作品。时至今日百年印象画廊已经推出了刘晓芳、于筱、 姚路、刘立洁、沈阳、李林、王川、以绘、冯海、陈农等多位艺术家的作品。

  在分享从业经历的同时陈光俊还跟大家聊起了年轻艺术家如果期望走入画廊代理的渠道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包括遵守业界关于版数限量之类的规定;坚持让自己的艺术道路走得更持久;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进行创作。这些都是影响藏家选择艺术家的重要因素。

 对话陈光俊 为百年印象走过的一个十年
现在由百年印象画廊代理的年轻艺术家于筱也来到现场聊了自己的体会 


  在观众互动环节有观众问到:以画廊经营者的眼光来看,传统银盐制作的照片会比艺术微喷方式的更容易销售一些?陈光俊并不认可这个观点,他承认有一些藏家是集中精力收集传统银盐作品的。但是随着目前打印技术的不断完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藏家并不在意是什么样的输出方式了。

  在对话的最后,陈光俊同大家分析了画廊的营收情况,他特别提到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他们画廊的生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同藏家群体多数来自海外有很大的关系。面对这种情况陈光俊认为,尽早的培养起中国本土的影像藏家群体才是促使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石。

  两个多小时的对话时间不长,原本窗外的黄沙漫天也转为了灿烂的阳光。相信每一位参加得色影汇第十一期活动的来宾通过本次对话能够对中国影像画廊与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在中国,这个市场仍然处于培育期,只有通过每一位参与者的用心经营与维护才能获得更美好的明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09:42 , Processed in 0.07235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