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晨情系帕米尔高原
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生活的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是游牧在新疆海拔最高处的两个民族,他们是集探险家、摄影家、人类学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的刘湘晨重点关注的对象。 刘湘晨对帕米尔高原情有独钟,他为了记录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传承下来的民俗风貌,拍摄了很多鲜活的图片和纪录片。 10多年来,刘湘晨数次前往帕米尔高原,在这片广袤的灵动之地,捕捉着生命跃动的气息。在拍摄反映塔吉克族人生活的纪录片《太阳部族》的时候,他曾在塔吉克族人的村落里生活了7个月,他走到的地方,下雪时人进不去也出不来,他就和牧人及羊、马、牦牛生活在一起。7个月里,他与塔吉克族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到毡房里借宿,热情好客的塔吉克族兄弟们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招待他。 在帕米尔高原,刘湘晨拍下了塔吉克族的辟力克节、哭丧祭祖、鹰舞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拍摄下了勒斯卡木村7户人家的生存状态和他们正在经历的变化。专家认为,刘湘晨用一种平民视角,使“边远地区”、“部落群体”获得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怀,引发了更多人对塔吉克族的关注。 刘湘晨在帕米尔高原拍摄纪录片《献牲》的时候,也用摄影机镜头拍摄下了许多柯尔克孜族人延续了十几个世纪的,即将面临改变的游牧生活的图片——带着细腻的美学思考和流畅的镜头语言,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柯尔克孜族人的搬迁、婚礼、古尔邦节等一系列影像,成为了人们精神世界里的一笔宝贵财富。 评论家认为,刘湘晨作品中有着对拍摄对象的浓浓爱意,正是因为刘湘晨对拍摄的对象有感情,才能那么细致地去观察他们的生活,这体现了他对人和自然地貌环境的关注。而刘湘晨对记者曾说过,在帕米尔高原上,他获得了最真诚的款待,所经历的一切都让他感动,这些因素都坚定着他拍摄帕米尔高原的决心。 另外一些专家说,作为一个探险式的拓荒者,刘湘晨的镜头触及到了许多从未与外界有过联系的地区,捕捉了一些即将消失的生活方式。他的影像作品所传达的,不仅是一个种族的生活史,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在于世界上有那么一个角落,人与人之间一个简单的承诺,可以是一辈子的信守。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1 16:21 , Processed in 0.07101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