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春播工作战役刚刚打响,许多团场的党政干部忙着转变作风,下基层抓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摸实情,与职工群众共商耕生产,共话增收新举措,促进基层发展职工增收。 这是好事。党政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提倡的工作作风。因为任何一个干部的工作实践都必须深入基层,我们工作中的许多决策都必须下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复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职工群众的很多困难也必须深入基层才能发现和解决。我们的干部只有经常到基层去,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进一步掌握实情,才能进一步锤炼自己,才能增长才干,才能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 但是事实上,还有一些干部“洋气”十足,下基层时喜欢摆“官架子”:下基层,要么前呼后拥,要么西装革履,坐职工的板凳怕脏了衣裤,到田间地头怕鞋袜沾土,跟职工群众说话满口“官腔”,不是教导就是指示。说话说,职工众并不愿意接触这样的干部,有的见了也总是躲开。同样,这样的干部下基层,也没办法跟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听不到职工群众的心里话和真实想法,更没办法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这就是,“洋气”干部与“土气”干部下基层的结果。 当前,加快实现团场“三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团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与全面同步全面进入小康,我们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干部在下连队的时候,切实深入群众,切实调查研究,切实了解情况,切实凝聚人心,切实破解发展难题。但如果我们的干部总是带着“官气”下基层,在职工群众面前摆官架子,就会在感情上与职工的距离越拉越远。要知道,我们干部下基层是为了深入职工群众,了解职工群众,调查和研究基层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必须丢掉身上那些“官气”,保持那份质朴的“土气”,真心实意地走进田间地头、职工家中,像亲朋好友或在是邻居那样和职工群众议民情话农事,必要时还应该跟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唯有以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姿态出现在职工群众面前,眼睛向下,真情待人,和职工群众心贴心,才能加深理解、加强沟通,才能增强信任、建立感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职工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虑,摸准基层实情,更好地解决基层问题。 当然,我们所说的“土气”,并不是要求领导干部每天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我们之所以提出“土气”,目的是想提醒我们的一些干部下基层时要转变作风,朴实无华,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与职工群众在感情上 “零距离”接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达到下基层的目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31 17:59 , Processed in 0.0197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