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图为江苏省兴化市老干部局的老同志在争相传阅顾老的回忆录《我在西藏二十五年》。
近日,89岁高龄的兴化籍离休干部顾材民托其子、婿两次来到兴化市委老干部局,给全局人员以及家乡友人送来48本他自己最新编著的回忆录《我在西藏二十五年》。
该书花费了顾材民老人两年时间修改定稿,由顾材民长女被出版界誉为“红墙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顾保孜作序。原西藏江孜军分区政委,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后改为地委)书记、西藏工委委员,阴法唐中将为书题字。此书共163页,15个章节,约16万字,书中收录了顾老不同年代在西藏工作生活照、藏族同胞风俗文化写实照、宗教礼仪信仰照、汉藏团结互助照、援藏干部合影等30幅黑白老照片以及1张功成身退时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为和平解放西藏、巩固边防做出贡献”荣誉证书。 顾材民晚年定居江苏扬州,18岁参加革命,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永丰区苏坡乡指导员,永丰区委委员,周庄区委书记,兴化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兴化县委副书记等职;1956年5月服从组织调配成为解放后首批援助西藏发展建设的江苏干部。那年他31岁正值壮年,与35名调藏干部一道从东部家乡穿越千山万水奔赴祖国西南边陲工作,不仅别离爱情放下患病的妻子,还抛开亲情远离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思想和境界上都超越了同时代的普通人。 顾材民在西藏一干就是25年,他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全部无私地奉献给西藏高原,也把最繁重的家庭担子丢给了体弱多病的妻子,那时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服从组织安排,舍小家为国家。在进藏途中他重走红路军,感受泸定桥索桥的险峻,攀爬被冰雪覆盖的峰峦,目睹高原独特壮丽风光,迈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著名的“三江天险”。初来西藏这片神奇广阔的土地时,经受气候考验,努力学习藏文,踌躇满志地开展工作。先后任西藏自治区中共江孜分工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中共西藏公学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处长,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兼自治区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等要职。 在这期间他还到过昌都、拉萨、江孜、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察隅等各大城镇生活工作,亲身体验并目睹了“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高原特殊自然景观、文史古迹、民族风情和社会巨变。在西藏的25年里,顾材民始终毫无怨言、默默奉献,长期克服通讯难、生活寂寞、处境困难等问题,与边疆人民同生活、同劳动并肩战斗,受到藏族群众拥护,同时还响应党中央号召进行民主改革,让很多农奴得以翻身解放。又大力进行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使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使现代化工业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使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他和多数援藏干部一样,一心一意为藏族同胞谋福祉,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那时家人见一面太难,平时只能书信往来,当双方收到信函时都泪满襟,最久的一次重逢是相隔6年,父女相见“胡子拉碴、显得苍老的”布衣父亲竟让女儿躲得老远。 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为西藏制订的统战、民族、宗教政策和社会改革、经济建设等各项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同达赖等亲英势力搞“西藏独立”的武装叛乱分子作斗争,坚决维护边疆地区的和平统一。 直到1980年,他的四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时,55岁的顾材民才从西藏调回扬州师范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虽然与家人团聚了,但职级上算是“吃亏”的,老干部安慰自己和家人:“名利是身外之物,能回来照顾家就行了”。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31 18:28 , Processed in 0.0278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