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浅谈高校摄影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和相关解决方案措施

2013-4-3 17:28| 发布者:cphoto| 查看:796| 评论:0|来自:中摄论坛

摘要:摘 要:摄影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学管理学上的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到摄影教学、理论研究、摄影创作、摄影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办学层次与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文通过对高校摄影实验室 ...
摘 要:摄影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学管理学上的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到摄影教学、理论研究、摄影创作、摄影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办学层次与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文通过对高校摄影实验室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摄影实验室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使有关管理者正确能够认识和重视摄影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以推动高校摄影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高校 摄影实验室 发展现状 方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正面临着提高办学效益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快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促进实验室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摄影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一部分,是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高等艺术院校实验室当前普遍存在:设备和实验条件落后、实验队伍的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在摄影实验室也同样存在。因此,该文就当前摄影实验室的现状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以及建设摄影实验室的作用,阐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一些解决方案,以此来提高高等艺术院校摄影专业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在校摄影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
1 关于高等艺术院校摄影实验室存在的现状问题
1.1 摄影实验室经费缺少,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落后
由于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对摄影实验室建设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了现有的摄影实验室基本上都是在传统摄影实验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设备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照相机、放大机和冲洗机为主,实验室的项目也仅限于黑白、彩色暗访冲洗和放大,根本满足不了现代摄影教学的需要。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科技化、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摄影实验室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应该加大对摄影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引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建立数字化的摄影教学实验室。
1.2 摄影实验室师资力量薄弱,摄影教学体系、模式落后
长期以来,人们眼中的摄影实验室工作就是将实验室的实验器材管理好、对摄影照片进行冲洗和加工等一系列工作。殊不知这种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在招聘相关人员的时候会有种种麻烦。一些学历高、素质好的人员,他们不愿意在实验室进行工作,实验室因此缺少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摄影实验室教学人才的缺少,再加上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落后,造就了摄影实验室发展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摄影教学工作的
开展。
2 针对高校摄影实验室现状问题所制定的解决措施
2.1 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促进数字实验室建设的步伐
由于数字摄影相比于传统摄影,具有一些传统摄影无法比拟的东西,使得它的普及和学习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培养更多专业、优秀的人才,数字化摄影实验室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拿出实际可靠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努力做好相关教学工作。数字实验室的核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影像处理技术,也称数字暗房,由于数字实验室除计算机外还需要扫描仪、打印机等复杂的外围设备,投资成本大,但更重要的是,摄影的特殊性,必须有独立的数字实验室,这样也能适应教学、科研、创作的需要。
2.2 建立数字化教学实验室,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进入21世纪,数字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数字摄影正以独特的魅力改变着传统的摄影观念,这种崭新的摄影体系比传统的摄影手段更灵活、更简便、更有效,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建立数字摄影实验室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一种必然。
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作为高校摄影实验室,不仅要强化传统实验室的建设,更要跟上新发展、新变化,促进数字实验室的建设步伐。暗房是摄影者创作的延续,前期摄影的所有预期都要通过暗房制作来实现,进入数字时代后,照片的后期制作从传统暗房中解放出来,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软件比原来的暗室操作更快捷、更方便,为创作者提供更大的第二次创造空间,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对作品进行完善和修改,既可以对原作的、色彩、饱和度、明度、颗粒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修正,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影像素材拼接合成出一个新的作品,给摄影者以无限的创意空间。
2.3 壮大高校摄影实验室的师资力量
摄影实验室除了要拥有先进的实验器材和教学设备,还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后盾,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提高摄影实验室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也是对发展实验教学新局面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普遍缺少一些优秀的摄影教学人员,为了提高摄影实验室工作人员学历和技术水平以及实验能力,我们必须要指定相关解决措施:一是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积极引进一批优秀的、专业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来壮大教学师资队伍,以引导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二是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和进行规范化管理,应设实验室负责人、仪器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负责人等岗位,每一岗位都制订明确的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提倡相互协作、支持与配合。
2.4 完善教学体系,更改教学模式
改变原有单一的传统实验室模式,建立新型的传统摄影与数字摄影实验室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国内大多数院校在教学管理上还很陈旧,对于教学管理上的理论研究更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极需加强在教学管理上的理论建设,使摄影专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加强两步走的方针,使学生能够不仅打下良好传统摄影基础,也能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
3 结语
高校摄影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是衡量摄影专业管理层次与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洞察和考核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只有建立高质量的摄影实验室才能提高和完成摄影专业的教学任务。建设和发展摄影实验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作为高等艺术学院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要能深刻认识到摄影实验室在高校摄影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引进先进设备,完善教学体系,整顿师资队伍,壮大教学规模,要努力将高等艺术院校的摄影教学工作做好,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舶.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唐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2] 张丽娜.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问题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4 01:52 , Processed in 0.01904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