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照片看变化 “大美灌县古城”摄影展开展

2013-4-5 17:35| 发布者:cphoto| 查看:706| 评论:0

摘要:4月2日,“大美灌县古城”摄影展在四川都江堰古城区开展。此次展出的120余幅新老照片,时间跨度近四十年,见证了灌县古城包括汶川地震等历史阶段的变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观展。 “这次摄影展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都 ...

4月2日,“大美灌县古城”摄影展在四川都江堰古城区开展。此次展出的120余幅新老照片,时间跨度近四十年,见证了灌县古城包括汶川地震等历史阶段的变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观展。

“这次摄影展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都江堰第三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古城区的变化,新老照片放在一起,既能呈现当年的古城旧貌,又能展示灾后的古城新风采。”古城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文告诉记者,本次展出的照片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游客们既能看到灌县古城山色苍翠、水色旖旎,还能领略当地淳朴、闲适的民俗。

除了展出120余幅新老照片外,清明节期间,12组民俗图像塑像也将分别在南街、西街等地亮相,徐文说:“届时,整个古城将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博物馆,展现都江堰特有的历史韵味。”

【活动背景】

都江堰市古城区设置始于南北朝后魏时期(386-557年),当时是茶马古道的起点,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旅驿站。据史料记载,清代至民国时期,阿坝州等地出产的山货、药材和茶叶等主要在此销售。由于灌县各种经贸业发达,带动餐馆、旅店、茶肆、酒楼、布庄、钱庄等业随之兴隆,古城内外店铺林立、繁荣兴旺、商贾往来、不绝于斯,历史上素有“小成都”之称。

遗憾的是,“5﹒12”特大地震中,都江堰市古城区受到了严重破坏。为更好地抢救、修复、保护、挖掘和传承古城区历史文化底蕴,实现居住和业态的可持续发展,辖区内保留了与水文化密切关联的文物古迹和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巷深院和公共建筑,延续了纯朴的民风民俗,是都江堰两千年来沧桑变化的见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 04:56 , Processed in 0.0158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