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当中的大多数并不是蜚声中外的著名摄影师,也不是有着传奇经历的战地摄影师,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摄影记者而已。只因报道摄影这份工作需要摄影师亲临其境,用相机记录下真实的画面,所以他们不惮让自己身处险境,很不幸,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痛定思痛,或许我们也要对这份工作有一些反思。摄影师的敬业精神值得称道,但新闻媒体对摄影记者的保护和安全培训是否可以做的更到位?这些殉职的摄影师当中好几位都是因为在马路中间抢拍画面而遭遇不幸,这种情况让人非常痛心:其一,在马路中间拍摄是否违法了交通法规;其二,什么样的新闻值得如此涉险拍摄?媒体是否对摄影记者灌输了太多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其三:编辑们追求的图片导向和视觉效果是否对前线记者产生误导,一些社会新闻是否可以有多种讲述方式? 对于摄影记者来说,生命和镜头究竟哪一个更可贵?可能很多摄影记者会回答说当然生命可贵,但是一旦碰到可遇不可求的拍摄机会,真的,几乎百分百的摄影记者在那一刻会忘掉全世界,他们能做的就是下意识的抢快门。摄影记者这份工作,是一份一旦陷入就难以自拔的工作,如果你立志要做摄影记者,请深思熟虑,这的确是一份充满危险的工作,你将踏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因公殉职的摄影记者们,谨以此文向他们表达敬意。 2001年9月2日 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航空摄影家赵群力在执行航空摄影时,发生坠机事故,不幸遇难 赵群力于1987年学会驾驶超轻型飞机,成为中国第一个能够驾驶飞机的新闻记者,此后更成为中国兼导航、驾驶、拍摄三责于一身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航拍第一人”。 2001年,凤凰卫视和天津电视台联袂启动大型电视文化行动《寻找远去的家园》,通过展示中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及自然景观,向现代社会发出保护家园、拯救文化村落的呼吁。“家园”摄制组分为地面组和航拍组两队同时挺进,历时125天,行程2200公里,探访3100个村镇。永嘉楠溪江的古村落群以其深厚的文化韵味和保护完好的村落型制而被“家园”列入中国八个文化区之一。 赵群力埋骨楠溪江边,守护着林坑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林坑也因为他而名声大噪,如今已成为永嘉著名的景点之一。 司智洪架起摄像机,正在拍摄,一辆QQ急速行驶而来,瞬间,同事只觉得这辆车把一个人卷在车下,再看时,QQ已把司智洪从背后撞倒,摄像机也卡在车下成了碎片,只有那盏新闻灯在不远处依然亮着,见证了司智洪最后的工作时刻。 都市频道主任刘焱飞介绍,司智洪1997年进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参加过多次重大报道,今年5次进入四川灾区。作为一个在都市频道打拼11年的老摄像,他今年8月份刚刚考上台聘。同事们说:他的好日子刚刚来临…… 2009年2月17日 事发后,鲍存良被及时送至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抢救。自从坠楼以后,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院组织力量奋力抢救。2月18日0时30分,温州方面邀请上海长征医院重症室专家赶到医院进行会诊,并准备实施新方案抢救。 2月18日2时左右,重症室传来鲍存良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的消息,医务人员进行了大约半小时的抢救,但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011年1月11日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老乔在昆明市的房管系统工作,当时云南电视台正在起步阶段,云南台老领导高山去采访时遇到老乔,老乔认真负责地态度给高山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老乔调到电视台,最初的工作还是老本行——驾驶员。30出头的老乔在工作之余自学了摄影等专业知识,一有时间就帮着做些灯光、摄影等辅助工作,随着业务的提高,老乔工作逐渐转型,到九十年代初,老乔正式成为云南电视台的摄影记者。
2013年3月21日 工作中,他总是摄像机不离手,随时抢拍抓拍镜头,并善于运用自己的机敏解决难题。2009年在福建调查一起违法侵占农民土地事件时,由于一时找不到相关证据,调查陷入僵局。没想到老翟利用一个空隙,从当地政府的公告栏中拍摄到一份政府文件,有力证明了地方政府少批多占的违法占地事实。 2012年7月30日
2013年4月18日 周鹏透露,两位女记者进入田字路工程施工现场采访,因施工铲车司机视线采阻,铲斗在放下时碰撞到前方行走的记者。记者拜璐被撞倒后当场身亡,另一位记者陈爱英被撞飞腰部受伤,现已送医院急救。该事故应属意外,目前伤者陈爱英伤情稳定,但受到较大惊吓。 记者在医院了解到,记者陈爱英脊椎骨折,没有伤到神经,暂无生命危险,但仍在重伤观察阶段,等待手术。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3 05:27 , Processed in 0.0180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