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辰影像李欣谈影像收藏与投资

2013-5-14 09:21| 发布者:cphoto| 查看:1046| 评论:0|来自:雅昌艺术网

摘要:雅昌投资讲堂邀请到华辰拍卖影像部负责人李欣女士,谈论话题是关于“影像收藏与投资”。2012年,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遭遇较大的调整,而影像板块却逆势上扬,那么影像收藏真的是艺术品投资洼地吗?影像作品的收藏价值在 ...
  雅昌投资讲堂邀请到华辰拍卖影像部负责人李欣女士,谈论话题是关于“影像收藏与投资”。2012年,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遭遇较大的调整,而影像板块却逆势上扬,那么影像收藏真的是艺术品投资洼地吗?影像作品的收藏价值在哪里?适合中产阶级投资吗?
    主持人:雅昌艺术网拍卖频道主编 郑晓芬

  主讲嘉宾:华辰拍卖影像部负责人 李欣

 

  雅昌艺术网:首先,想请教李老师,影像收藏的特点是什么?

  李欣:影像的特点就是一张底片可以作出很多张的影像,但并不是无限复制,底片也是有寿命的。另外随着底片的反复使用,实际上还是会有磨损,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误区。影像的特质与历史发展有关系,早期大家对摄影没有很好的重视,包括艺术教育。比如之前的艺术院校没有摄影系,如果想要学摄影,只能考油雕系的摄影专业,而现在则不然,学校有了独立的摄影系,包括一些院校加入了摄影专业;另一方面与社会发展进程有关,早些时候摄影还只是宣传或者传播的工具,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可以作为艺术品长久地保存下来或者是传世,而国外早在七十年代就有这种理念,至今将近40年,市场越来越成熟,中国是受到西方的影响,才开始关注摄影的收藏。

  摄影术从1840年开始,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摄影技术和器材都是舶来品,所以说摄影无国界,很多东西是从国外传过来,包括2006年开始的影像拍卖,也是借用国外的艺术品商业运营模式,如苏富比、佳士得的经验,将这个概念传递给国人。摄影是有艺术性的,同时有收藏价值,华辰8年的坚持,我觉得是很有趣的事情,同时,我们发现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我们给社会和国家留下大量宝贵的文化历史价值,甚至通过影像帮助我们改写或更正或补白一些历史。

  影像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关注,是因为摄影的特制“直白”,没有距离感,不论学历高低,影像很直白的告诉观者一个信息,这个特质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不需要有太多的知识储备,再加上最近几年在学术角度的不断梳理,对市场增加了信心,所以大家越来越关注影像。

  雅昌艺术网:国内的影像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价格也在逐渐攀升,那么影像还是艺术品投资洼地吗?

  李欣:我仍然认为它是一个洼地,我预期影像市场很快会有一个飞跃或者是很高的标准。

  首先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发展,我们处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国家提倡发扬文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第二,今年会是一个“博物馆年”,据我所知今年会有很多政府机构或者私人企业家,包括一些基金投入到影像文化挖掘过程中,到年底我估计会有五至十家摄影博物馆成立,无论是学术和市场来说都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目前整个艺术品市场价值增长点最高的就属影像板块,国际的影像市场不断在攀升,并不断有新纪录出现,几乎每三个月至半年就会有新的价位相互先,比如2006年最贵的是292.8万美金的照片,而今天最贵的照片是五百多万美元一张。随着文化和市场的推动,国外也更多地关注中国文化,伦敦苏富比即将拍卖的中国老照片或将带动整个清末中国老照片的收藏热。第四,从整个市场大环境来说,其它艺术门类遭遇调整,到了挤泡沫的时期,那么资金就要找更好的出口,恰好影像市场经过八年的时间得到很好的评判,所以市场应该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也期待,即将开拍的伦敦老照片专场及华辰2013影像专场的拍卖结果。

  雅昌艺术网:相比其它的艺术品,影像投资的优势在哪里?是投入资金更少,还是进入门槛更低呢?

  李欣:早期,大家对影像一直有个误区,认为门槛比较低,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真正懂影像的人的综合素质是很高的,不仅要懂摄影还要懂美学,甚至心理学等等,它是一个综合类知识的组合。虽然现在人人都可以通过摄影器材、手机等进行拍照,图像采集越来越便捷,但是真正对艺术的评判和好的艺术品的瞬间呈现,还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目前影像市场的资金比较少,因为它还处在市场洼地,与其它艺术们来相距甚远。刚开始做拍卖的时候,每次拍卖会结束都是我的最低谷,几乎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见人,因为我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一场拍卖会的成交额还不及一张书画或者一件瓷器的价格高,即便这样,我依然坚持,我认为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另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不想那么多,不想那么复杂,逐渐地,我们发现对社会是有责任的,通过八年的市场历练,目前为止,有将近30家中外博物馆、机构通过这个市场丰富馆藏,这是令我比较欣慰的,在做市场的同时还能帮社会留下可用的东西,这个意义让我能够把自己调整到最初的想法和状态。

  雅昌艺术网:作为新手,应该如何选择影像类艺术品?哪个品类是属于保值增值,较为安全的投资品种呢?

  李欣:取决于个人喜好。中国的藏家与国外藏家最大的区别在于注重投资,而国外藏家更多的是喜欢,得到一幅作品带来的精神愉悦是没办法用市场价值和价格来衡量的,这也是收藏的最高境界;第二是兴趣爱好,哪怕是与工作有些关联,这样收藏道路会走得更远。对于藏家来说,首先要根据影像的门类进行选择,看个人对哪个们来感兴趣。影像主要分两大门类:一是用纪实的手法采集影像,即纪实类摄影,1949年以前的老照片大部分也归在这个门类;一是用摄影作为媒介或者载体进行再创作,即当代影像。八年来,我们越来越细化市场,比如培养藏家对清末时期人文景观的收藏,也有一些藏家根据地域进行收藏,比如厦门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比较大,凡是反映早期鼓浪屿及厦门社会变迁的影像都会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当然也带动越来越多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现在各个地方政府对文化的建设还是很关注的,他们在建制,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材料来佐证那些历史和文化,而影像是最好的表述方法。因为文字要通过每个人的消化反映出来其涵盖的意义,但是影像就很直接;第二,收名家名作。在两大门类中,华辰影像会分不同时期为大家做市场的梳理,今年春拍我们推出十九世纪国外摄影师在中国采集的影像,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变迁,因此如果喜欢清末老照片,这个专场会告诉你什么是名家名作,如果喜欢纪实类的作品,特别是反映文革题材的,针对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特别推出《红色经典影像》专题。

  当代影像与社会发展的经历有关,早期由于文化没有建构好,因此我经常说懂艺术史的人对摄影可能稍微差点,懂摄影的又对艺术史了解甚少,这部分是有缺憾的,我们希望在市场的推动下扶植当代。做个很形象的比喻,老照片是昨天,纪实类是今天,当代是未来,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又活在当下,但没有未来是很可怕的,所以当代影像为未来的发展。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对当代影像进行梳理的时候,给市场发出一个信号,当代影像有好的作品,当泡沫挤干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些年轻人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无论是个人还是市场,在艺术家没成名之前收入他们作品,两三年之后一定会有市场的植入。这些年有一些藏家的收藏,二次进入市场,基本上都会有不错的市场回报,2010年的市场回报率是单张作品递增10%-30%,2011年市场有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是30%-50%,有些单品,尤其是孤品类的作品基本上递增100%-300%。收藏是一种乐趣,不要倾其所有,要量力而行,不要把自己的生活费都拿去做投资,还是要有一个衡量。其实从06年开始我自己也在收,并且已经感受到市场的回馈,有时候也会在拍场上捡漏。我的收藏暂时不会拿到市场上来,大部分是做研究,或者是为我今后出书做素材,所以我建议所有藏家入市之前一定想好自己要做什么,比如买一件艺术品摆在家中,它带来的精神享受就足够了,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大家花钱健身、保养,但是好身体与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精神愉悦身体自然就好。

  雅昌艺术网:影像作品的收藏除了您刚才讲到的要选择名家名作之外,其他方面还要考虑什么,比如它的年代、题材?

  李欣:收藏收什么?收藏的是时间,一件藏品至少要五十年之后再来看是否能作为藏品,十年之内不能叫藏品,所以时间是最好的说服力。这次春拍有一件难得的1859年的老照片,这是市场上不多见的早期反映中国的影像作品,少而精的东西一定是有市场价值的。另外一个概念,凡是历史绕不过去的人物、事件、节点的作品都可以收藏,比如“文革”题材,包括我们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的时间,比如反映 “四五运动”的影像,这些都可以作为收藏的结构,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物。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说我家也有老照片,我说对不起,这些照片对你个人来说很有意义,但对社会没有意义,你家里有,我家也有,它跟社会没有关系,影像收藏一定是与社会是有关的,比如说名人,重要的事件,重要的建筑等,而且摄影师也要是名家。

  当然还有一个要提示的就是要注意品相,一张折了或者有缺损的照片与一张完好的作品,在价值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雅昌艺术网:艺术品都追求完美。

  李欣:对。


 

  雅昌艺术网:如果一个新人要在拍卖会竞买影像作品,您建议先入手什么价位和类别的作品?就今年春拍的作品而言,您有什么推荐?

李欣:当然是低价位的作品。目前大家也是一个淘和学习的过程。举个例子,如果你生活在北京,关注你所生活的环境,那么可以收藏民国时期反映北京景观的照片,大概在一万元以内,收回来之后做一个精美的装裱,放在家中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还会带给你很多历史文化的回味。

  另外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比如有人对制茶感兴趣,可以留意与制茶有关系的作品。有一个藏家刚进入市场的时候也不清楚收藏什么,他是学日语的,那么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之前,日本人留下了大量的中国影像,足见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他们在二十年代就已经派了大量的日本间谍以摄影师或者游客的身份走遍中国的山川河流,采集很多珍贵的影像。

  此次春拍的拍品《亚东印画集》,这本相册里既反映了中国的市井文化、人文等等,也反映了另外的政治题材,实际上日本很早就对中国有野心,所以当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一打一个准,他把中国的地理、人文,包括每个地方的风俗都做了详尽的理解,而且照片旁边有很详细的日语注解,我跟这个藏家说目前我们估算这个系列大概是三千多张,收齐了,并根据不同省份翻译好进行梳理,我相信今后对当地政府是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一定会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藏家基本上作为专项来收,当然其中可能会有一些重叠,没有关系,将重叠再次推进市场,这个题材已经有很好的市场,从初期40块钱一张,到目前的120-200块钱一张,一本册子基本上递增30%,这就是要给年轻人的建议。

  当然也有人关注大家不太关注的题材,也挺好的。有人关注“文革”,有人关注“历史题材”,我们下一个拍卖会的主题大概有两个,已经确定了,首先当然还是毛的一个主题;另外一个我们会对知青的主题做一个梳理,还有一个是今年是抗美援朝六十年,我们会对这段历史做详细的梳理,如果有心人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作品,将来无论是对研究和市场,我相信你都会有收获。

  雅昌艺术网:影像也还是要注重系统收藏。

  李欣:当然。

  雅昌艺术网:影像类作品的投资周期一般为几年?

  李欣:不只是影像,整个艺术品投资基本上是两年之内不变现,2-5年叫投资。一般情况下,历史性的作品半年之后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市场回报,但通常我会建议两年之后再重新投入市场。

  雅昌艺术网:任何一种投资,变现渠道都很重要,影像作品除了拍卖而言,其它的变现方式还有哪些?

  李欣:有一级市场即画廊、代理机制,这些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相互的推动,自从有了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销量也有递增,一级市场的从业数量也有所增加,之前798艺术区仅有一家摄影画廊,但是06年之后,自从有了影像市场,雨后春笋般出来好多专门做影像的画廊和加入影像门类的画廊,上海也有很多,而且这几年的发展,有一些画廊已经完全可以靠影像盈利,年年有余。

  雅昌艺术网:您刚才讲到影像作品的品相很重要,那么影像类艺术品该如何保存呢?

  李欣:其实也比较简单,第一个,要防晒,不要在强光下暴晒;第二,要恒湿恒温。跟其他艺术品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防酸,尽量远离酸性的东西,为什么摄影作品的装裱中有卡纸?卡纸的作用就是形成隔离区,如果遇到氧化,会现在卡纸上,与作品本身有一定的距离。防潮有一些简便的方法,比如用宣纸包起来,当然随着市场的驱动,专门做装裱的机构也比较多,可以用盒子把它密封起来,保存的好,可以在120年以上。具体来讲,装裱也是一个工艺,日本人常说买得起的艺术品不一定是装得起的艺术品,因为制框、防酸、反光的玻璃都很贵,但是真的可以很完美地呈现艺术品。

  雅昌艺术网:最后,给影像收藏投资者一些建议。

  李欣:首先还是建议大家喜欢,跟自己的爱好或工作有关联。拿我做例子,我从业八年,乐此不疲,为什么?我喜欢,虽然我很累,但是当我看到影像的时候就两眼冒光;还有尽量在正规渠道购买影像作品,我建议不要跟个人买,特别是当代艺术品一定要找机构购买,机构的存在是帮藏家进行把控,包括品质、限量,它的存在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尤其是在市场发展初期,一定要找正规渠道去买。其次,注意品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3 04:21 , Processed in 0.01796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