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建国 宋铁龄是兵团第三师四十六团五连的职工,这几年由于身体欠佳,加上红枣种植和管理技术措施不到位,连续多年腰包没进一分钱,成了连队的最大困难户。 5月20日,在五连采访时,很多职工都在说:“老宋的好日子来了。”“这一家子能挣上钱,多亏了党支部一班人。”“老宋是苦尽甘来呀!”……关于宋铁龄的事情,职工的说话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他感到高兴。 宋铁龄的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了。但这几年,他的身体却不是很好,摊上了股骨头坏死这病,不能干重活,影响了红枣园的管理等农业工作。2012年底,在喀什住了将近一个月的院。今年四月底又在第三师医院住了一个月时间的院。 说起宋铁龄不挣钱的原因,除了自身的病外,主要还是不懂红枣种植、管理等各项技术,而且还跟不上趟。2012年,看到宋铁龄实在是困难,连队党支部就召开了扶贫结对专题会议,连队干部利用一个星期时间深入每家每户走访、调查,特别是对连队的贫困户进行重点走访和了解,掌握了贫困职工贫困的真正原因和第一手资料。 随后,党支部又召开党员会议,讨论了如何帮助贫困职工致富的相关会议。会上,副连长卢正江主动要求与宋铁龄结对帮扶,并承诺“年底一定要让宋铁龄拿上钱”。 承诺必须兑现。从此,卢正江每天都要到宋铁龄的红枣地里转一转。特别是红枣管理的重要阶段,红枣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卢正江都要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他,宋铁龄实在干不动的时候,包括放水、施肥、打药等工作就亲自帮他干,让他在一边休息和学习。每次都是一边干,一边讲,有时还让宋铁龄一边记。秋天,红枣收获的时候,党支部还帮他联系了一些从乡镇来的红枣采摘工。 通过一年的帮扶,年底宋铁龄的25亩红枣,除去开支还净挣了8万多块钱,实现了连续多年“扭亏为盈”的梦想。这下宋铁龄乐了,卢正江乐了,党支部也乐了,就连其他职工也乐了。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6 09:12 , Processed in 0.0197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