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乡村摄影师曹华德:自拍纪录片 说咱家乡事

2013-6-4 16:48| 发布者:cphoto| 查看:754| 评论:0

摘要:曹华德(左)在讲述他的图片故事。渤海早报记者杨雪菲摄   天津北方网讯:“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近日,北辰区大张庄镇北孙庄村乡村摄影师曹华德拍摄纪录片《我的家 ...

曹华德(左)在讲述他的图片故事。渤海早报记者杨雪菲摄

  天津北方网讯:“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近日,北辰区大张庄镇北孙庄村乡村摄影师曹华德拍摄纪录片《我的家乡北孙庄》,伴着这首乐曲,记录下这个津郊村庄的今夕变迁,感动了当地的村民并受到他们的追捧,同时,这位从业三十余年的乡村摄影师目前正在搜集整理老照片,筹办以家乡变迁为主题的摄影展。

  曹华德今年62岁,是土生土长的北孙庄人,自从他13岁第一次见到照相机的那一刻起,他就与摄影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手中的照相机成就了他最大的爱好、终生的事业。曹华德从三十岁至今,经营照相馆三十余年,手中送出的照片,从最开始黑白照片到后来的上色照片、彩色照片,又变成了经过修饰的艺术照,近年来又增加了婚礼摄像业务。

  曹华德13岁时,村里大队的团支部有了一台幸福牌照相机,他就借来用。“当时胶卷5毛钱一个,相纸7块五半斤,一个月家里拿出5到10块钱来让我用于拍照,虽说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但是我在这上面花的钱,也足够让我父亲心疼得直咧嘴。”

  后来曹华德毕业留校任教,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并成了家。婚后,他和刚刚过门的妻子吕家瑞商量,想购买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23岁的曹华德作为音乐教师的工资是每月32元,一台海鸥牌照相机是124元。在那个年代,照相机简直是普通人不敢想象的奢侈品,但妻子支持了他的决定。

  照片越拍越多,他的摄影技术也越来越好,但摄影让曹华德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到武清区的“副业厂”去拍照。副业厂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组织农民在农闲时兼职,大部分是爱美的年轻女工。曹华德说,“我这个星期日去拍照,下个星期日再把拍好的照片带过去,那个年代照相馆不多,有自己照片的人更少。我照片拍得好,大家争抢着买下来。”曹华德的照片是一张7毛钱,一张上面有两张2寸照片。曹华德自己都没想到,仅用了一个月,他就把买照相机的钱赚了回来。再后来,曹华德干脆辞去教师的工作,开起了照相馆。

  近年来,大张庄镇北孙庄村逐渐拆迁改造,村民陆续从平房搬进楼房。村子的变化让曹华德心潮起伏,他用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像机拍影像资料,经过后期剪辑配乐,制作成一部纪录片——《我的家乡北孙庄》,配合着一曲《想家的时候》,在悠扬的歌声中记录下村子的昨天和今天,也记录下这里生活的人们。村中700户,有100多户邀请他到自己家进行拍摄,在镜头前呈现出真实的生活状态。

  现在,面对焕然一新的生活,曹华德想开办一个摄影展,目前正在征集过去的老照片。他要用这些照片和自己拍的新照片放在一起,用同一地点的新旧照片对比,将变化清楚地展示给大家。大张庄镇得知曹华德的想法后,目前已给他在新建社区里活动室中拨出一间作为展厅,让他把这个影展办成常年展。渤海早报记者杨雪菲实习生韩琪通讯员霍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3 01:50 , Processed in 0.01785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