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芝加哥太阳报》淘汰摄影师真相分析

2013-6-6 16:49| 发布者:cphoto| 查看:5157| 评论:2|来自:财富中文网

摘要:最近,《芝加哥太阳报》突然解散了整个摄影部门,下岗的摄影师中甚至不乏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太阳报》称,以后将培训文字记者们用iPhone手机拍照,以满足数字出版时代的读者。但分析人士称,这并不是《太阳报》真 ...
   最近,《芝加哥太阳报》突然解散了整个摄影部门,下岗的摄影师中甚至不乏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太阳报》称,以后将培训文字记者们用iPhone手机拍照,以满足数字出版时代的读者。但分析人士称,这并不是《太阳报》真正的目的。

      太阳时报报业集团(Sun-Times Newspaper Group)裁掉整个摄影师团队(这些摄影师合计拥有大约500年左右的专业经验)的决定让所有人都在纳闷:究竟有什么能够证明此举的合理性。是为了破坏工会?是要从一个急剧衰落的行当中挤压利润?还是为了摆脱发霉的“传统媒体”形象,勇敢地迈入辉煌的数字化未来而进行的一种真正意义上(但看似没有什么章法)的尝试?又或者,它只是一种施虐狂症状?

      真正的原因可能涵盖了以上所有这些因素。这份报纸的高管们基本上保持着缄默,但他们的公开声明完全是以“奋进”为基调的。以下是这份声明的完整内容:

     《芝加哥太阳报》(Chicago Sun-Times)的业务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受众始终在寻求包含更多视频内容的新闻。我们在满足这种需求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正在全身心地致力于加强我们用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元素进行新闻报道的能力。《太阳报》将继续与精于数字技术的读者共同进化。因此,我们不得不在网络上重组了包括摄影在内的多媒体内容的管理方式。

      目前还不清楚,解雇整个摄影师团队究竟能从哪些方面帮助这家公司与“精于数字技术的读者”共同“进化”。除上述内容外,这家公司并未透露其他信息。但罗伯特•菲德今晨发布的一条微博让我们得以客观地看待这个事件。菲德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媒体记者,在《太阳报》效力了长达28年之久,直至2008年下岗(更正:菲德实际上是自愿买断了工龄)。他在这条微博中写道:“报社的全部摄影记者被解雇后,《太阳报》的记者们今天开始参加关于‘iPhone手机摄影基础知识’的强制性培训。”

      一些科技专家和咨询师不分青红皂白地贬低任何被视为“旧媒体”的事物,而且同样不加选择地支持任何被视为“新媒体”的事物。在这些人的协助和教唆下,许多报纸刻意将自己唯利是图的措施描绘成为对某种“奋进”战略的坚守。新奥尔良《皮卡尤恩时报》(Times-Picayune)就是一个最新例证(到目前为止,这项战略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不那么好)。高管们自己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真的相信这种战略——合理化,是一项商学院并未传授(至少没有明确传授),但非常有用的技能。报业是一个深得公众信赖,但也正在丧失经济基础的行业。对于投身这个行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的高管们来说,这项技能绝对必要。因此,《太阳报》的高管们能够把一家视觉媒体解雇整个图片团队的举动描绘成某种有助于他们“与精于数字技术的读者共同进化”的措施。

      应该指出的是,记者的摄影技术通常很糟糕。比如,摄影技术不过关的记者在事故现场一边忙着收集信息,一边忙着抓拍,出来的照片往往不能打动任何人,无论这些人是不是精于数字技术。新闻学院(同样,它们也受到了某些科技专家和咨询师宣扬的愚蠢理论的影响)一直在推动“多媒体新闻”理念,也就是要求记者拍摄照片和视频。大多数情况下,它将导致一个人搞砸三份工作,而不是一个人做好一份工作。此外,它往往会破坏一个观念:所有这些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它还会加强了另外一个错误的概念:任何人都能够同样出色地完成所有这些工作。无论是对记者,还是对读者而言,这都是一种令人震惊的不尊重。

      专业新闻摄影师所掌握的高超技能不仅仅是技术意义上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照片比记者随便用拇指点击iPhone手机抓拍的照片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的原因所在),他们还非常善于站位,让自己处于可以拍摄出好作品的位置上。他们认识警察和消防队员,市长的公关团队,还有音乐会和比赛现场的管理人员。就像记者一样,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消息源,知道怎样让新闻现场的官员们抬起黄色带子,放他们进去。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摄影记者亚历克斯•加西亚就这起裁员事件发表了一篇言辞刻薄的博文,反问《太阳时报》管理层,你们怎么会认为“把专业摄影师从你们的新闻团队中剔除出去会有助于你们提供受众想要的产品呢?”

      破坏工会,或许是一个原因。这家公司在最近一次劳资谈判中并没有提及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裁员。加西亚怀疑,《太阳报》的如意算盘是,先正式取消摄影师岗位,然后再在“几个月后”宣布此次裁员是一个错误,然后雇用新员工。“这一次,它们是非常不同的岗位——几乎没有什么福利可言的兼职工作,”加西亚写道。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猜测。另一种可能性是:这家公司正在丧失的资金超出了预期。但它又引出一个问题:这家去年被投资公司Wrapports LLC收购的报业集团去年为什么掏出近300万美元,收购了陷入困境的《芝加哥读者周刊》(Chicago Reader )?最近为什么还打算从论坛公司(Tribune Company)的债权人所有者手中购买资产?

    不过,无论怎样,此举都是“管理层的败笔,而不是什么聪明的权谋之术”,加西亚说。这样做短期内或许将节省数百万资金,但与此同时,它揭示出太阳时报公司对读者群“赤裸裸的无视”。通过摈弃摄影师们“对读者群所处社区的深厚了解,联系和信任,《太阳报》向读者发出了这样的信号:这份报纸才不关心他们。死亡螺旋由此启动。”

      没错,死亡螺旋。十多年来,对报纸的命运忧心忡忡的人们一直声称,报社不能依靠裁员促进业绩增长。是的,从过去补贴它的内容(漫画,咨询栏目和分类广告等)中分拆新闻,互联网对报纸构成了有可能涉及生死存亡的威胁。但降低报纸的质量似乎不像是一个明智的应对之举。

      这并不是《太阳报》迈向平庸的第一个昏招。尽管名人新闻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但Wrapports公司去年依然聘请了一堆名人为它的产品(一个名为“Splash”的肤浅之至的网络和印刷杂志)撰稿。这些名人包括低级情景喜剧明星吉姆•贝鲁西、说唱歌手卢普•菲亚斯科和阴谋理论家珍妮•麦卡锡。后者一直坚持认为疫苗导致自闭症,这种说法已受到强有力的驳斥,早已名誉扫地。这份出版物每24个小时推出一篇“每日珍妮”(Daily Jenny)专栏文章。就在这些人被《太阳报》奉为座上宾之际,以前曾经效力于这份报纸的记者们正坐在失业办公室的塑料椅子上;在Wrapports公司关闭本地新闻编辑部之后,这家报业公司旗下40家郊区报的记者和编辑们正被迫返回市中心;越来越多的芝加哥新闻无人问津,无人报道。(译者:任文科)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13 00:44 , Processed in 0.07000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