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的哥娄建党领着邢占江,为长期照料的透析病人李宝军认亲。康留国摄 爱心的哥石建立每天义务接送杜亚甫到残疾人假肢矫形器技术中心做康复训练。康留国摄 爱心的哥石建立每天义务接送杜亚甫到残疾人假肢矫形器技术中心做康复训练。康留国摄 娄建党和邢占江一起搀扶李宝军下楼 康留国摄 邢占江和娄建党一起拉李宝军去医院做例行透析。康留国摄 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一些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他们用自己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让我们的灵魂一次次震撼,他们是当代的雷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娄建党、邢占江等,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优秀一员,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传承不息。 6月9日一大早,爱心的哥娄建党送完一位客人后,领着西关地税所副所长邢占江,要为长期照料的残疾人逐一认亲。 第一站赶往老城区唐宫东路176号22号楼1门栋602,娄建党、邢占江为透析病人李宝军送上粽子和土鸡蛋、牛奶等端午节慰问品后,和李宝军及家属赵师傅互留手机等信息,建立正式帮扶关系。从这一天起,邢占江将和娄建党一起爱心大接力,共同帮助透析病人李宝军。邢占江和娄建党一起搀扶李宝军下楼,用出租车拉李宝军去西工区金谷园路河科大第二附属医院做例行透析。 从去年年底开始,家住老城区的李宝军每隔一天就要到河科大二附院做一次透析。除了忍受病痛,频繁往返于家庭和医院之间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有一次我和家人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拦到车。”李宝军说。 后来,爱心的哥娄建党得知了李宝军的事,欣然承担起接送的任务。每周二、周四、周六8时,娄建党总能准时赶到李宝军家把他送到医院,13时再到医院把他接回,风雨无阻。 “娄师傅每次都按时接送,却一分钱车费都没有收过,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李宝军说。 在李宝军眼里,娄建党对他的帮助是一件大事;而在娄建党的出租车司机生涯里,这只是他善举中的“一件小事”。 第二站,娄建党领着西关地税所副所长邢占江,赶往位于西工区道南路的洛阳市残疾人假肢矫形器技术中心,与另一位爱心的哥石建立会合,对石建立长期义务接送的双腿截肢残疾人杜亚甫开始爱心大接力。 杜亚甫是嵩县黄庄乡吕屯村人,今年22岁。一岁半时遇车祸双腿截肢。目前在涧西区珠江路与延安路交叉口办了鑫达家电维修部。爱心的哥石建立每天义务接送杜亚甫从家电维修部到残疾人假肢矫形器技术中心做康复训练。 娄建党虽荣获2013年河南省学雷锋十大标兵称号成为公益名人,但生活压力重重。由于长年帮助他人,生意得不到保障,房贷一直还不上,先后欠外债八万多元,就连包车租金还欠七千多。他自己也落下一身病,颈背、腰肩盘突出,每天上楼都十分困难。但他从不叫苦,从不说累,无怨无悔,继续管理着他的“雷锋”车队。许多爱心的哥自身也有这样、那样的具体困难,但他们仍一如既往地辛勤地奔波在洛阳的大街小巷,充当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者,播撒着爱的种子。 令娄建党欣慰的是,洛阳市老城区地方税务局西关税务所副所长、洛阳市“学雷锋爱心俱乐部”副秘书长邢占江得知娄建党的困境后,主动提出,结对帮扶娄建党固定照料的几位残疾人。 邢占江曾于2010年荣获洛阳市首届文明市民标兵称号,2012年荣获首届洛阳市优秀复转军人年度新闻人物。其实,邢占江的家庭并不富裕,爱人下岗,自己身体残疾,但他还是坚持资助困难群体。邢占江说,做好事,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是全社会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推而广之才能形成群体效应。现在,娄建党、邢占江等爱心人士正一如既往地坚持做爱心公益活动,期盼能够影响到更多人,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康留国摄影报道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6 14:46 , Processed in 0.0202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