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舌尖上的洛阳美食发现之旅采风活动正式启动(组图) ——用“吃货”的心寻找最地 ...

2013-8-6 16:24| 发布者:cphoto| 查看:973| 评论:1|原作者:康留国|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2013舌尖上的洛阳美食发现之旅采风活动启动 康留国摄 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文化。康留国摄 老洛阳人喝汤讲究“瘦肉、薄饼、肥汤” 康留国摄 汤馆切肉的师傅都具有很好的刀功 康留国摄 用影像记录洛阳 ...

2013舌尖上的洛阳美食发现之旅采风活动启动 康留国摄

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文化。康留国摄

老洛阳人喝汤讲究“瘦肉、薄饼、肥汤” 康留国摄

汤馆切肉的师傅都具有很好的刀功 康留国摄

用影像记录洛阳家常饭康留国摄

泡汤的饼最好吃又最具特色的要数油饼丝 康留国摄
 
  2013年8月4日上午,舌尖上的洛阳美食发现之旅采风活动在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馆门口正式启动,来自人民拍客网站洛阳影友俱乐部和洛阳网名店名吃版的30多位拍客、食客参加了启动仪式。即日起,他们将扛着摄像机、照相机和爱吃的心,为了找寻最地道的洛阳味道,穿梭在大街小巷。
  用影像记录洛阳家常饭。“我们要发现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和家常饭。”采风团团长“洛阳老狐狸”说。
  古语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采风团首站走进位于洛阳东部瀍河区夹马营路的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馆。要说东关大石桥的陈记驴肉汤,真是洛阳汤馆中的佼佼者,历史悠久,汤味纯正,鲜美无比,不要说喝了,仅仅让你闻闻,就会谗得你馋涎欲滴,欲罢不能。汤者,精华也,做工考究,配料奇特,决非一般肉汤可比。店主陈女士告诉记者,北京卫视、河南卫视、河南日报、工人日报、台湾三立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众多媒体都曾对该店做过报道,陈记驴肉汤还被评为河南省名优小吃,被称作“河洛一绝”。
  老洛阳人喝汤讲究“三美”,即“瘦肉、薄饼、肥汤”,三者缺一不可。 一碗好的泡馍,除了汤好之外,肉和馍也是有很多讲究的。肉要选用精瘦肉,而且要切成大片,要切的很薄,这样才能充分的吸收汤汁的鲜味,再加上肉本身的口感,回味无穷,因此,汤馆切肉的师傅都具有很好的刀功。洛阳地处中原,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所以泡汤的饼也有很多种,其中最好吃又最具特色的要数油饼丝、油旋儿和锅盔了。饼一定用死面做成,这样泡在汤中才不会化掉,混合着汤的鲜味与饼的麦香,以及筋道的口感,那感觉别提有多带劲了。
  洛阳的“汤文化”。“洛河是洛阳的一个象征,洛阳人爱喝汤,洛河与汤的一个契合点就是水,洛阳的美食文化和洛阳建都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馆一位负责人说,洛阳周边环山,雨量较少,为抵御干燥寒冷的气候,民间饮食多以汤类为主。洛阳人爱喝汤是出了名的,最自豪的国宴——水席,其24道菜,终归也是汤。所以洛阳美食文化可以浓缩为一个字:汤。
  洛阳人喝汤每天从早上五点多就开始了,一般的高峰要在6:30-9:00左右,因此,汤馆要在三四点钟就开始准备了,将汤中要放的肉、葱花等切好,将各种各样的馍准备好,忙活到五点多种,就要开门迎客了。有的食客为了赶上喝头一碗汤,四点多钟就在外面等候,还有好多为了喝上一碗美味的驴肉汤,从洛阳的四面八方开车来到东边的陈记驴肉汤馆来喝。而且洛阳人喝汤,从不计较环境,只讲究汤味,有时候人实在太多了,桌椅板凳不够用了,好多食客都端着碗,站在外面吃,这也是好多外地人初到洛阳时看到洛阳人端着碗在马路上吃饭的原因。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一个个吃的是津津有味,而且在洛阳喝汤还可以免费续汤,好多食客有时都要续上两三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洛阳的汤不仅是洛阳人每天必不可少的早饭,而且也成为洛阳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洛阳人喝的汤,是最富营养的早餐,既补钙,又补水,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文化。
     康留国 摄影报道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8 02:08 , Processed in 0.0208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