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W理论——六维空间的数学物理方法》,近日面世。这是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三原籍王天奇先生的著作《W理论——关于本体(真空)的数学物理方法》一书出版后的第二部科学著作。
第三军医大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学教授,清华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BME Center高级访问学者翟建才先生,在序言的述评中写到,《W理论》是根据易学理论的本体衍生学说,用六维空间的体系结构对我国古代宇宙统一体的原初数理模型所给予的创新性解读,有说服力地揭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认知模式与完善于西方文化的现代物理学科学体系之间契合与和谐的统一互补关联。论著中采用了独立的描述体系,对于现代物理学中的许多涉及物质本体终极的模型、概念、理论,比如力的统一性、物质结构周期性的物理实在必然性以及基本粒子基本物理量和量子论、相对论等诸多重大问题,都给出了独具特色的,有探讨性和启发性的新解。尤其是对多重偶极子及宏观极化等问题的讨论,独创性地建构了W理论表述体系与现代物理学科学体系之间沟通渠道,得出了不少有启迪性的新命题。W理论的提出,开拓性地挖掘易学的合理内核,突破了西方近代科学拘谨的分析和实证体系,探索了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框架中解读西方近代文明一些重大成果的艰难之路,比较成功地给出了对物理学体系的本体解读尝试,这些都充分展现了论著的人文和学术价值和意义,值得正式出版。
1949年12月4日,王天奇先生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一个书香门弟。1968年,随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县城北部一个荒僻的山村,恢复高考后考入高校物理专业学习,毕业后从事物理教学。长期潜心基础物理和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于易经、佛教、道教等领域皆有涉猎。他的著作《W理论》先后被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珍藏。2011年第一期《新科技》季刊发表王天奇先生的论文。北京第六届国际易学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邀请他出席并作《在中国寻找新科学起飞之翼——易经与未来物理学理论》的学术报告,得到国际易联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董光璧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哈佛大学哲学教授、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等学者专家的好评和关注。北京第十一届“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征文评选活动组委会授予王天奇先生“爱国创新奉献社会影响力优秀人物”称号。西安陆军学院主办的总第十六期《终南风》杂志,发表报道王天奇科学探索的报告文学《终极之梦》。 (程 翔)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8 23:21 , Processed in 0.0204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