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滩偃师段发现古代沉船希望以此找到大运河南岸(组图)

2013-9-25 17:19| 发布者:cphoto| 查看:3148| 评论:0|原作者:康留国|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有关部门已竖起“考古现场 闲人免进 禁止拍照 违者罚款”的小木牌 康留国摄 洛河滩偃师段发现古代沉船 康留国摄 古代沉船大部分仍掩埋着 康留国摄 现场正在搭建简易工棚 康留国摄     9月23日,位于洛阳偃 ...
有关部门已竖起“考古现场 闲人免进 禁止拍照 违者罚款”的小木牌 康留国摄

洛河滩偃师段发现古代沉船 康留国摄

古代沉船大部分仍掩埋着  康留国摄
现场正在搭建简易工棚 康留国摄

 

    9月23日,位于洛阳偃师市首阳山镇310国道南洛河滩附近一艘木头做的古船现场,有关部门已竖起“考古现场 闲人免进 禁止拍照 违者罚款”的小木牌。闻讯而来的附近村民和媒体记者蜂拥而至。现场正在搭建简易工棚。
   记者进行现场探访,古船是由偃师市首阳山镇义井村村民王根生发现的。他家在洛河边上种着十几亩地,地南靠近洛河,地北还有一条渠,这条渠属于中州渠的支流,中州渠放闸时,渠水就通过这里流到洛河。11号晚上6时左右,渠里放水后,第二天王根生到地里后发现渠水冲出一条沟,沟旁沙滩中露出一段木头。王根生说,看到是条木船,他并没有太在意,倒是村里有热心的村民拨打了110反映情况,随后,偃师市文物旅游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先后赶到了现场。
   这艘船深埋地下约4米,南距离洛河约50米,距离河北堤约百米。暗灰色,像是年代很久了,水大,很快又冲出了其他部分,能看出来是一条船,最早露出的木头估计是拴船锚的桩子。之前偶尔有村民在洛河沿岸发现古钱币或者沉船的锚,但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沉船还是首次。
   据介绍,这是洛阳市洛河沿岸首次发现保存较好沉船,具体年代需通过进一步考古发掘工作来确定。古船有17米长,三四米宽。
   现场船只露出地面部分长17米。记者在现场看到,沿岸都是玉米地或河滩,一艘暗灰色的船“搁浅”在大水冲出的河沟里。由于大水冲刷,船只靠北半侧露出地面部分约17米长,南半侧大部分依然埋在沙土中,露出地面部分最宽处有3.2米。船只呈东西向,船身略有倾斜。
   走近看,木质船身的船舷上包有一层铁皮,细长的船体埋于沙内,上面露出数个木桩和木板,船体内被木板隔成数个小舱,部分船身有残缺。听说大水冲出深埋地底的一艘古船,周围的村民们在忙着收玉米的间隙,都赶过来看热闹。
   初步推断为清朝以前船只。考古专家说,从目前塌陷的地层可以看出,船只周边沉淀着一层青泥,青泥层只有在水流非常平稳的情况下,且内有大量有机物微粒,经长时间沉积才会形成;青泥层上面是沙子,说明发现船只的地方曾经是河道。
   虽然经历了不短的时光,但露出地面的船只相对比较完整,因此,考古人员初步推断这艘船不是被废弃的破船,而是因为某种原因在航行过程中受到损坏沉入水底的沉船。根据船只腐朽程度和地层情况,初步判定可能为明清以前的船只。
   希望以此找到大运河南岸。考古专家说,如果要确定船只的年代,只能通过地层分析和出土物来断定,这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随后,计划在船只东侧做一个大剖面,以此来分析地层情况,进行断代。
   这艘埋藏在地底的船只,与隋唐大运河有何关系吗?做剖面分析地层关系,除了为船只断代,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考古发掘,找到运河南岸。考古专家说,,由于沉船位于洛河边,深埋地底却水分充足,隔绝空气,微生物活动缓慢,因此船只保存较为完好。如果船只年代在隋唐时期,则能够为大运河洛阳段找到物证。
   康留国摄影报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0 05:03 , Processed in 0.0197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