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四十六团兵团“生态团场小城镇”扫描

2013-12-4 16:05| 发布者:cphoto| 查看:1062| 评论:0|原作者:胡耀雄 杨建国 |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特约记者 杨建国 通讯员 胡耀雄 昔日,这里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农场,这里曾经是风沙肆虐无法出行的小镇,这里曾经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如今,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兵团红”红枣原产地,这里是高楼林立瓜果飘香 ...
特约记者  杨建国  通讯员  胡耀雄
         昔日,这里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农场,这里曾经是风沙肆虐无法出行的小镇,这里曾经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如今,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兵团红”红枣原产地,这里是高楼林立瓜果飘香,这里绿树红花优雅清新,这里纵横交错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这就是兵团级生态团场小城镇第三师四十六团。
         四十六团位于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东南16.5公里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部边缘,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32公里,是第三师最南缘的一个团场,东北部与第三师前进水库和麦盖提七乡毗邻,西面与麦盖提县五乡接壤,南面与麦盖提县六乡相邻,东面是浩瀚无边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1958年,第三师前进三场在其克里克踏勘,组建前进三场六连;1966年前进四场成立,1968年,前进四场与前进七场合并,1969年前进四场因水资源不足,土壤盐渍化严重,大规模荒地无法开垦,搬迁到小海子垦区,留下四连、五连、六连、基建队四连队,由四十三团接管,改名为四十三团一营。1975年兵团建制撤销。1976年划麦盖提县管辖。麦盖提县革命委会将四十三团一营命名为麦盖提国营其克里克农场。1979年由喀什农垦局直接管辖。1982年四月兵团建制恢复后,其克里克农场复归第三师管辖,命名为第三师其克里克农场。1998年11月,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批准,改编为第三师四十六团。
         四十六团的地貌属提孜拉甫河下游冲积平原,土层深厚,经多年的风吹侵蚀。海拔高度在1183-1193米之间,局部低洼常年积水成沼。平原与沙漠过渡地带受强烈的蒸发作用影响,加之排水不畅,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地表盐渍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热量充沛,日照充足,降水少,蒸发强,无霜期长。提孜拉甫河是第三师四十六团主要地表水资源。提孜拉甫河流经叶城、泽普、莎车置麦盖提境内,全长235公里,在麦盖提境内的流程56公里,每年五月开始有洪峰出现,但上游耕地多,面积不断扩大,用水量增加,只能在洪水出现几次高峰后才能进入境内,每年5--9月为洪水期,12月至次年二月为枯水期。导致位于提孜拉甫河下游的四十六团,河水经常断流,枯水季节无水供应,造成干旱,特别是春季用水最为紧张。同时,地下水位浅矿化度高,属氯化硫酸盐类型。每当风沙来临,铺天盖地,最长时间达一昼夜之久,最短也在一小时左右。风力一般都在6—8 级,对农作物的苗期,果树花期的生长极为不利。同时,每年6—7 月,冰雹频频发生,时间虽不长,但来势猛,颗粒大,密度大,对棉花等作物危害极大。
         继承和发扬兵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全团上下在历届团党委的领导下,与天争、与地斗。全团土地面积达到了43.8万亩,可开垦面积10万亩,现有耕地4.8万亩,建成了一个以农林业为主、牧业为辅、二三产业共同发的农牧团场。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十六团抓住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成立团场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着手小城镇建设规划。2012年,按照“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小城镇建设方针,对团场小城镇建设作出规划,从集约利用土地考虑,规划坚持旧区改造为主的原则,在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同时注重居住区环境的改善,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将新增的少量居住建筑用地主要安排在团部东部盐碱地;另一方面将旧居住区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成片开发”的原则,新建住宅以低层和多层为主,住宅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要满足日照、通风和交通的要求。同时,对现有建成区范围内的居住区或单位住宅区,进行逐步改造,增加绿化用地。2012年,这个团投资1953万元,完成了团部市镇道路的新建和扩建3.6公里,新建道路绿化带7.7公顷,安装太阳能路灯131盏,并对每个居住区规划其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团场动员各方面力量,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融资体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近年来,新增输水管道19220米,配水管网5460米,铺设排水管道5365米,完成了供水工程、排水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等三大工程,累计投资2023.95万元。2012年完成住房114套,完成580亩农田防护林项目建设、40公里渠道清於项目。同时,新建建筑面积6240平方米,对农贸市场进行规划建设及新建砖混结构二层商贸楼,建设全封闭式彩钢结构本板房40套,完善给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对经营场地进行绿化和道路硬化。解决了市场乱搭乱建、秩序混乱现象,有效改善团场城镇面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的需要,为职工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抓住团场小城镇建设事业带来更为有利的发展契机,更好的适应团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2年四十六团委托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坚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坚持小城镇建设的合理性、超前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军垦特色,反映军垦文化,为该团设计团部小城镇总体规划。
         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和谐家园。2013年,四十六团投资150万元,购买摆臂式垃圾清运车3辆、吊装式垃圾箱130个、垃圾桶200个、洒水车3辆、垃圾清扫车3辆、抽粪车3辆。由社区负责垃圾的清理工作,并安排清洁员一天早晚两次对团部道路及小区进行清扫拉运,对垃圾采取集中填埋处理。投资764万元,新建防渗渠6.93公里及配套设施;投资40万元,新建水冲式厕所100平方米及管网;投资10万元,对医院医疗废弃物进行专业处理,完善医疗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投资650万元,改造其克里克干渠8公里;投资770万元,建设标准四级路面13.5公里,配套渠涵闸5坐;投资40万元,购置急救车一辆及急救车载设备等。
         2013年春季,四十六团投资80万元种植各种树苗42000多株;秋季围绕防沙治沙、林网标准化建设和防护林标准化建设工作,抢抓时间、抢抓土壤墒情,投入210万元,动用挖掘机、铲车等修整林床和土地3600多亩,投资90余万元,种植沙枣树和胡杨树53万株。
         如今,四十六团团部城镇处处干净整洁,绿树红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在这里生活的干部职工身心愉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1 01:09 , Processed in 0.0197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