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考核形式主义

2013-12-13 11:37| 发布者:cphoto| 查看:666| 评论:1|原作者:王华|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通讯员:华仔)考核就是对单位、个人的工作业绩、行为、廉洁等方面综合评价,决定一个单位、个人政绩,所以从上至下、从单位至个人都很重视,可是一方面极少数单位或个人不将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绞尽脑汁“通关” ...

 

(通讯员:华仔)考核就是对单位、个人的工作业绩、行为、廉洁等方面综合评价,决定一个单位、个人政绩,所以从上至下、从单位至个人都很重视,可是一方面极少数单位或个人不将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绞尽脑汁“通关”,另一方面,考核组成员经不起被考核对象“热心忽悠”,人在“曹营”,心在“汉”,考核结果华而不实。为什么在“为民务实清廉”走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轰轰烈烈开展、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各地多项规定实施的过程,还会出现这样现象呢?笔者认为,考核执行、操作变味,主要牵涉感情、利益因果关系,一些人敢趟“深水”,不见棺材不流泪,违纪违规顶风作案,在考核过程中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缺乏有力监督,导致出现考核形式主义、应付乱象。

如何杜绝考核形式主义,客观、公正考评。笔者建议,一是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内容、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分门别类,因行业、岗位而定,简化考核指标,细化考评措施,健全考评办法,增强考评的实际效果。二是考核成员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行得直、立得稳、心术正,经得起“干扰”,在听其言、观其行的基础上,多方面、多层次倾听意见与建议,将考核结果办成“铁果。三是考核重点要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使目标具有较强的明确性。四是健全工作机制,严肃工作纪律。注重在健全制度、力抓纪律上下功夫,以形成促进考核作风转变的导向机制,告知考核成员、被考核对象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发现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形成风正气顺良好现象。五是科学运用考评结果。不能完全以票取人或一面之词敲定一个单位或个人,否则有可能出现结果运用偏差。六是考核要常态化。也就是说,平时要注意做好平常考核档案的整理和数据的应用,因为一个单位或一个人所做的工作、生活都是连续性的,政绩、行为的表现都是长年累月的“集合”,避免出现“今天的考核与昨天与无关”现象。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1 04:17 , Processed in 0.0200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