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洛阳再现上元花灯月婵娟盛景(组图)

2014-2-15 15:35| 发布者:cphoto| 查看:1216| 评论:1|原作者:康留国|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正月十五洛阳再现上元花灯月婵娟盛景 月上城墙头人约黄昏后 雪地许愿 灯前影伴身 十五天火 焰红宵夜 城楼思春 今年的元宵节“巧遇”情人节,除了玫瑰飘香、美味汤圆外,跟心爱的人去看五光十色的花灯也很浪漫 ...

正月十五洛阳再现上元花灯月婵娟盛景 

月上城墙头人约黄昏后

雪地许愿

灯前影伴身

十五天火 焰红宵夜

城楼思春

 

        今年的元宵节“巧遇”情人节,除了玫瑰飘香、美味汤圆外,跟心爱的人去看五光十色的花灯也很浪漫。其实在古代,元宵节赏花灯就是青年男女最“潮”的约会方式。
         农历正月十五月圆之夜,来自洛阳太学与汉服文化促进会的汉服爱好者,三五成群,一起登上老城区6层楼高的仿古建筑安喜门城楼。青年男女在上元之夜的灯月婵娟中一见钟情,彼此诉说衷肠。一起雪地烤火,城楼思春,传灯祈福,再现古代青年男女月上城墙头,人约黄昏后的上元花灯月婵娟盛景。仿佛上元花灯月婵娟,北国雪花欲催眠。润物无声暖还寒,亲情相聚品宵圆。触膝灯前影伴身,感恩天赐骨肉全。慈母执手牵衣嘱,天涯勿忘今世缘。犹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在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空乘系求学的洛阳女儿杨婷,也一袭汉服参加了活动,她与汉服同袍在古城天街分别展示了传统礼仪中的作揖礼和万福礼,向过往市民发放荷包等小礼品,点燃了观众的节日热情。
         杨婷向游客市民介绍了元宵节赏花灯的由来。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届时家家挂灯,人人赏灯。关于元宵赏灯的来历,这里有个十分曲折动人的传说。汉武帝有个宠臣东方朔,去御花园给武帝折几枝梅花,见一个宫女元宵因思亲愁闷不堪,想与家人见见面,又怕武帝不允,欲自尽黄泉之下再与父母相会。
         东方朔安慰了她一番,就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他出皇宫,离长安,到元宵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下,然后就回到长安,就四处传播“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语。汉武帝忙请东方朔商量应付的办法。东方朔建议皇上可在十五晚上,让元宵做汤圆祭献天神,再传谕全城百姓家家做汤圆,一齐敬奉驾临长安上空的火神君,想来她会心软下来不再放火的。同时,您再下旨让京城臣民一齐动手做花灯,于十五、十六晚上在大街小巷、内屋外院一齐挂上红灯,从天上看起来就好像满城大火,这样,便能骗过在南天门察看的玉帝。此外,再令城外臣民届时进城观灯,皇上与皇后、妃子、宫女,分散在人群中去街上赏灯,驱灾解难。
         武帝大喜,依言而行。正月十五,太阳刚向西天斜挂下去,人们已纷纷张灯结彩准备起来。武帝带了皇后、妃子,皆穿便服,在几个也穿着便服的亲近大臣和侍卫的保护下,混在人群中去街上观灯。宫女、太监们也三三两两上街而去。华灯初上,万灯争辉,各种火伞、火马、转子莲、花筒、炮打四门、火龙摆尾等花灯呈奇争彩,颇为壮观。
         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也来长安观灯,当她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忙叫姐姐的名字。元宵早在这里等候,见父母妹妹果然赶来,忙扑到母亲身上。亲人团聚,互叙衷肠。  
         十五夜平安过去了,十六夜也平安过去了,元宵与亲人团聚了两个晚上,心情十分欣慰。由于东方朔的努力,以后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就过灯节,并逐渐流传到各地。这一节日因元宵而起,故称“元宵节”。又因元宵节要吃汤圆,汤圆以元宵做得最好,所以也称“元宵”。
         听罢汉服爱好者娓娓动听的介绍,市民和游客忆花灯,品民俗,徜徉在正月十五银色月光下,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觉得过年还是得有点儿传统民俗才有年味儿。
         康留国摄影报道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1 11:52 , Processed in 0.0195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