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摄影,向来受到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忠诚热爱,在这个污染摧残自然的时代,赏心悦目的风景影像的确让人轻松愉快。但如果你以为风景摄影仅止于此,就略显单薄了。 早在19世纪中叶的时候,关于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影像开始在中国出现,并成为早期进入中国的外国旅行家、商人、传教士和部分中国摄影师常用的影像实践。 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师开始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美学与文人趣味融入摄影,创造出数量巨大的中国画意式影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为“沙龙摄影”,影响深远。其中经典代表郎静山的画意影像至今仍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郎静山摄影作品 高山竹 1935 郎静山摄影作品 仙山楼阁 1955 再之后,新中国成立,应政治宣传需要,“无限风光”式的宏伟风光片应需而生。而这时期以抗辩叛逆姿态出现的民间摄影团体,也主要通过风景影像的营造,来表达个人不羁、浪漫的情怀。 于云天风景摄影作品系列 于云天风景摄影作品系列 80年代后期,追求画意唯美而有时略显空洞的影像开始受到广泛质疑,也受到崛起的纪实摄影的不断挑战。不过唯美化的风景影像并未消淡,转而成为广大中产阶级和摄影爱好者热衷与选择的摄影形式。 而一些职业的摄影师和艺术家,更是借助风景的影像创作,表达自己独特的个人立场与当代观念。正如此次摄影节中曾翰策展的《由景观及山水》,影像艺术家们透过“景观”及“山水”摄影的发问,试图在喧嚣纷扰的后现代社会,从亘古不变的山水中找到内心的平静,格物自省。 曾翰 《酷山水》系列作品 在展览的“山水”部分,曾翰从2006年开始尝试将类型学、新地形主义和传统山水散点透视法融会贯通,以山水长卷的方式拍摄蓄水后的死水微澜的三峡库区开始了他的《酷山水》系列。他将自己转换成一位被时光机器抛到当代中国的古代文人,睁大那渴望与宇宙自然沟通的眼睛,俯瞰当下的种种山水,发出无奈的感慨:那被污染成稠绿的湖水,被挖掉大半的青山,就是我们的青绿山水吗?那被暴雪压断的烟雾弥漫的山林,就是我们的云山图吗?那被地震震得粉碎坍塌的山脉峡谷,就是我们的皴染山河吗? 周伟 《风景旧曾谙?》系列作品 周伟的《风景旧曾谙?》用残旧相机和过期胶卷的不确定性与早已面目全非的江南水乡,在周伟的拍摄中产生了奇妙诡异的化学反应,笼罩着梦境般的雾气和光斑的波光艳影湖滨江岸,看似江南有不似江南。旧梦般的影调和氛围勾起人们对于江南的记忆和印象,然而画面里不经意显现的种种不符合江南传统审美的现代化痕迹却如鲠在喉。 洪磊《山水》系列作品 洪磊的黑白摄影《山水》系列,构图颇为极简禅意,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圆形图案形状。这组极其简单的山水作品走起了复古的路线,仿的不是郎静山的东方画意摄影,而是更为远古的宋代大家,马远、夏圭和米氏父子,回应那个古老的山水画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邵文欢摄影作品系列 与洪磊同为江南人士的邵文欢拍摄的题材自然也离不开江南的山水园林,但与洪磊不同的是,邵文欢更着迷于摄影与绘画融合的跨媒材实验。种种用西方摄影术结合传统中国画技的综合媒体实验,最终以创新的手法而“复古归返吾心”。 卢彦鹏《山·雾》系列作品 卢彦鹏的《山·雾》系列拍摄于2008年,而直到两年之后暗房后期制作完毕才算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这两个时间点分别让卢彦鹏体验的不同的山水意向。这种创作历程颇似古代文人创作山水画:先是以身体悠游于大自然,以感官对话山水,而后在经历个人的各种生活历练,修身悟道,最后于书房中有感而发挥毫泼墨“澄怀观道,卧游山水”。 颜长江摄影作品 在展览的“景观”部分,生于三峡的颜长江一直坚持用遗照式的拍摄关照业已消失的故土,谱写哀莫大于心死的影像挽歌。 朱浩摄影作品 上海人朱浩的“上海默片”,呈现了一个“人类消失以后”的空荡荡的上海,静默死寂中却似“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博摄影作品 在外游学多年的王博回到久违的家乡重庆,惊诧于城市空间的颠覆性重组,却也在不动声色地解构黑色幽默的寓言式的“异质景观”。 李勇摄影作品 李勇是辽宁抚顺的一名中学教师,他从2005年起就以缓慢而平静的节奏拍摄家和工作场所附近的日常场景。由于拍摄的地点只需要以起步价6元打出租车就可以到达而被他自喻为“六块钱摄影”。而他的作品也正如这个戏称一样朴实庸常中暗藏东北人特有的黑色幽默,他作品中缜密而细腻的布局设色就象往即将煮沸的开水投进冰块,将荒谬的现实降温成一杯凉白开。 朱锋 《上海零度》作品系列 朱锋从2004年开始拍摄《上海零度》,身处上海的他敏锐地观察到中国房地产爆炸发展的表征,将随处可见的矫饰虚美的房产广告墙和墙前粗鄙尴尬的现实场景重叠,再造了一种无比真实的幻像。 展览现场露天,作品在开幕间接受雨雪洗礼 而此场史无前例的经受风吹日晒雨雪交加的摄影展,如策展人曾翰所说,“由景观及山水,真的变成水墨山水了”。 (展览现场图片由浮图网艺术总监曾翰先生提供。)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5 05:58 , Processed in 0.07053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