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乡村兽医刘学俭服务乡邻45载(组图)

2014-3-27 14:18| 发布者:cphoto| 查看:607| 评论:0|原作者:王长江|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配药 父子出诊 术前准备 做手术 巡诊途中 当年的从业许可证 3月中旬,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慕名来到了河南省淮滨县固城乡王营村,欲采访一位老乡村兽医。来到王营村,只见过去那种村庄式的住房,如今已被 ...

配药

父子出诊

术前准备

做手术

巡诊途中

当年的从业许可证

 

       3月中旬,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慕名来到了河南省淮滨县固城乡王营村,欲采访一位老乡村兽医。来到王营村,只见过去那种村庄式的住房,如今已被公路旁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所取代。
        上午约9时,我们见到了一位身背旧帆布包的老者和一位青年人从路边新房子里出来。经向村民打听,走在前面个头不高的老者就是王营村兽医68岁的刘学俭,紧随其后的是其儿子刘树才。和他们打了个照面后,刘学俭告诉我们:他早上刚给村民的病羊打过针,给邻居的鸡打过防疫,爷俩正准备到3公里外的平楼村给一位饲养母猪的村民劁仔猪。见到这位上了年纪的村兽医还如此热衷自己的职业,于是我们就让其爷俩搭乘我们的车一同前去平楼村。
        在车上,刘学俭向我们介绍道:今天可是出省出诊啊,什么?三公里就出省啦。是啊,这个村地片虽在河南省淮滨县,但它行政管理却属安徽省阜南县,这都是历史的原故,一句两句话是说不清的。就这样,20多分钟后,我们带着好奇来到了位于洪河南岸的安徽省阜南县方集镇平楼村,饲养户谢某热情的迎接了我们。见到老刘,主任忙让他歇一歇,他说这么近一点,歇什么。说着他就打开帆布包,拿出手术刀,消了消毒,儿子刘树才从猪圈里抓了一头刚满月的仔猪递给他,只见刘学俭左脚踩着仔猪头部,右脚踩着仔猪后腿,作起了手术来,两头猪下来,他头上明显冒起了汗。见此情景,儿子刘树才麻利的接过父亲的手术刀,只见他几十秒就是一头,这时只听一旁的父亲刘学俭感叹道:年纪大啦,力不从心啊,以后这事就交给儿子啦。临行时,谢姓人家拿出百十元钱给他,他硬是不要,并说这都是乡里乡亲的,劁几个猪,又没打针、没用药的,要什么钱啊。一同采访的我们,当时很受感动,这位农民兽医太憨厚朴实啦。回来的路上,刘学俭十分高兴的回忆起他的从医路。
一 从医
        1969年2月,当时23岁有着小学文化的刘学俭被大队选送到固城公社兽医培训班,在那里经过一段兽医知识的系统培训,当年3月便正式上岗为群众服务。在那个牛是集体生产工具、猪、羊、鸡、鸭、鹅是社员家里宝贝的年代里,刘学俭一天要巡诊几个生产队,不管谁家里的家禽、家畜有了病,也不论是集体还是社员的,他都能热情的给以及时治疗。同时还要做好全大队家禽、家畜的防疫工作。
二 带徒
        进入七、八十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家中的家禽、家畜量逐渐增多,农村的诊疗任务越来越重,一个大队就他一个兽医明显忙不过来,于是他就先后收了几名徒弟,并手把手的教他们怎样治疗各种家禽、家畜,如何开展防疫工作。在他的精心带领下,这些徒弟很快出师并单独出诊。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八十年代后期,当时只有15岁的儿子刘树才,也跟父亲学起了兽医,遇到成批的家禽、家畜打防疫,儿子便成了父亲的好帮手,以至后来经过系统培训,儿子刘树才也取得了由农牧部门颁发的动物诊疗许可证。
三 坚持
        乡村兽医,是一边行医一边种田,和农民没有什么两样,过去集体一年给少量补贴,不过,没什么连续性,时有时断。但尽管这样,刘学俭也从未有放过自己挚爱的职业,只要群众有求他就必应,且再忙也要去。几十年经他手治疗了多少家禽、家畜,给多少家禽、家畜打了防疫,现在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到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些原本和他同行的乡村兽医早已改了行,有的经商,有的做起了生意,但他始终坚持干到今天。用他的话说:不干怎么办,当初领导群众相信你,才推荐你干这个行当,不能一味的往钱看,做人要讲诚信吗。是的,多年来,刘学俭始终坚持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出诊为众乡邻服务,回家种好责任田。现如今,儿子刘树才也和父亲一样有诊出诊,农忙种地。
这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兽医的故事。
王长江 文、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1 21:34 , Processed in 0.0193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