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的一天下午,文淑英的丈夫杨先引在家陪客人喝了些酒之后,骑自行车前往集镇买货途中不慎摔倒在地,当场不省人事。接到路过熟人转带的音信,请拖拉机风风火火赶来的文淑英把丈夫送到医院抢救,但不几天就被医院劝说“回家准备后事”。但文淑英怎么也不死心让相伴大半生的丈夫就这么撒手而去。她四处求医问药,只要听到哪有对救治丈夫哪怕只有一点点帮助的药方,就立即想方设法凑钱弄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人事不知的丈夫经过一名中医“死马当活马医”的救治,性命总算给保住了,但仍落下个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这名医生交代文淑英,照顾这么脆弱的病人需要做好长期护理的思想准备,最关键的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否则所有一切就会“全功尽弃”!对于丈夫病情的这一大“进步”,文淑英已经是相当满足、千恩万谢了。她心里唯有一个念头: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尽全心护理陪伴病瘫的丈夫一路走下去! 那时起,为方便丈夫打针用药,刚退休不久的文淑英将自家的责任田转包给他人耕种,把原来的山区住房租给外来农业合同工,到集镇旁租了两间简易住房住下,凭着自己一点退休费及子女断续寄回的一些钱支撑所有家用,一心一意照料病瘫的丈夫。她每天清早先起床弄饭、熬药,接着吃力地扶丈夫起来,为他洗刷、喂饭、喂药、按摩,帮着解大小便;丈夫身体略有好转,她就搀扶着丈夫走几步健身,并在晴好日子用轮椅推着丈夫上街散心买菜,即使去交水电、有线电视等费用时,都推着丈夫前往......起初,面对妻子为自己忙碌的瘦弱身影,老杨看在眼里,酸在心里,总觉得自己拖累了妻子,有几次要拒绝治疗。文淑英劝道:“千万别这样,只要你有一口气,孩子也就有个爸,我也有个伴......何况医生说你的病情会慢慢好起来的,要好好活下去,我会一直陪伴你身边!”在妻子耐心、真诚的劝说下,老杨总算打消了“坏”念头。 怕丈夫寂寞,原来从没有摸过棋子的文淑英10年前还学会了走象棋,每天陪丈夫下几把。她还把在读小学和学前班的孙子、外孙带在身边,既能减轻在外打拼的子女的负担,更是为了让丈夫边上常有孙儿绕膝。几个懂事的孙儿在放学回来及假期里,或是搬着凳子在爷爷身边做作业,或是给爷爷捶捶背、讲讲故事,让老杨开心不已。 如今,老杨的身体状况已明显好于以前,脸色红润了,还可以撑着桌椅走几步。他逢人便说,要不是妻子10多年来这么悉心的照料,哪还有我的今天! (何贱来 图/文)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1 23:05 , Processed in 0.0197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