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国华,广西博白人,武警贵州省总队遵义支队退役士兵。受到在邮政局工作的父亲的影响,退伍后不顾亲戚朋友的不解和反对,毅然子承父业,成为博白邮政局里的第一个“90后”邮递员。 刚进局里时,很多人没有看好这个年轻人。他们认为,“90后”吃不了苦,受不了罪,肯定干不了也干不好投递工作。为了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黎国华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好这份工作。 他负责的邮路不算长,但是投递点多,跟师傅走了几天,有些投递点还是记不住。比如,有些商店没有门牌,有些信箱号码模糊不清,这样的投递点就比较难记了。怎么办呢?为了熟记投递点,他就利用下午下班后的时间重走一次邮路,遇上难记的就做记录,并自制标签贴到投递的信箱上,渐渐的,他就对投递点越来越熟悉了,投递速度也逐渐加快了。 干投递工作,最怕的就是恶劣天气。博白的冬天不算冷,但一下起雨来,天气就很冷了。由于刚干投递工作不久,他应付恶劣天气的经验不足,有一次外出投递没有带手套,投递半路上突然下起雨,刺骨的寒风吹得我的手指头阵阵发疼。为了保证邮件能当天妥投,他在阴冷的雨天中强忍着严寒坚持投递完所有邮件。当回到家中时,已是晚上8点多,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手指已冻得发紫,也没了知觉。 他投递的邮件有平信、报刊、汇款单、挂号信、包裹等。对于投送写有电话号码的挂号信、商务小包等邮件时,他事先都会给客户打电话预约。有一次,他给客户打电话预约投递一封写有电话号码的挂号信,电话那头是个50多岁的阿婆,语气十分焦急,说是信件里装她的证件,要他马上送过去。谁知,他把信件送过去之后,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收件人的手机关机了,无法联系到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明天再来投递。但他一想到客户焦急地等待,还是决定不能失信于客户,试着能不能将信件妥投。 当时信封上的地址写的是客户所在小区的“A6栋”。于是他从“A6栋”的1楼到7楼的房间都敲了个遍,结果还是让人大失所望,不是说不认识这人就是没人在家,连小区物业也没登记有客户的名字,最后的线索也断了。 为了将信件妥投,他还是决定在楼下等一等。功夫不负有心人,晚上8点半,阿婆终于回来了。原来由于路上太急,阿婆回来路上摔了一跤,手机也摔坏了。当看到黎国华还在楼下等着时,阿婆瞬间老泪纵横······ 除了投递邮件外,作为一个邮递员,黎国华的另外一项工作内容就是收订报刊。在我投递的路上,有一个开诊所的张医生。他几次上门到诊所收订报纸,一直都没有成功。有一次,他感冒了,于是计划着到张医生那里治病,顺便再劝说对方订报纸。来到诊所,他看到里面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到这打流感疫苗,秩序混乱,拥挤不堪,张医生也忙得团团转。看到这种情况,他强忍着感冒发烧,帮忙维护起秩序来:给病人倒水、抱小孩,指挥“交通”······一直到下午6点多,人群才渐渐散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此,张医生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如果今天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了表示感谢,张医生不仅帮他看病给优惠,还订了一份《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