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山西省界随着山河走

2014-6-4 15:04| 发布者:cpnoz| 查看:1061| 评论:0|来自:新浪博客

摘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2年第6期卷首语

  当我们驱车纵贯山西南北时,最强烈的印象是:山西遍地是国宝。

  国宝指的是古建筑、雕塑和壁画。山西的古建筑是全国之最,无论数量和品质。宋以前的古建筑留存至今的70%在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是原汁原味的唐代建筑,被梁思成称为“第一国宝”。此外山西古建筑中的附属部分——雕塑和壁画,与西方的著名的雕塑和壁画相比,也毫不逊色。”

  山西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煤多。煤炭储量大,品质优。全国1/4的煤炭来自山西。

  “煤多”和“古建筑多”也造成了一种尴尬:一方面,古建筑是最好的旅游资源,平遥古城、应县木塔、云岗石窟、悬空寺、晋祠、永乐宫壁画、五台山、恒山……等等,构成了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另一方面,煤炭却造成了与旅游不相适合的环境。

  与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现代山西的整体环境。“清粼粼的水蓝格莹莹的天”已经面目全非,山西境内的全部河流已被污染,公路上到处是长龙般的运煤卡车,煤宵随风飘散。

  在霍州,我们来到大名鼎鼎的广胜寺,这里曾发现十几箱稀世孤本的《金版藏经》,这里有元代精美的彩塑和壁画,还有被推崇为中国“琉璃第一塔”的七彩琉璃飞虹塔。然而就在如此珍稀和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广胜寺旁,比邻而居的是一座规模巨大的炼焦厂,高耸的大烟囱和玲珑秀丽的飞虹塔比肩而立。摄影师关海彤试图把飞虹塔和大烟囱放在一个画面中,它要表达的是:辉煌的古代文明和粗陋的工业文明叠加在一起了。

  山西的尴尬不仅如此,当我们编辑“山西人”这篇文章时,古代的山西群星灿烂,人才辈出,仅仅闻喜县一个裴家就出了59位宰相,而到了当代,山西的著名人物廖若晨星。

  在全国近两千名院士中,山西人屈指可数。

  山西的尴尬还在于:尽管山西牺牲了环境去采煤炼焦,但1999年山西的人均收入却排在全国倒数第一的位置。

   现在的山西为什么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双重的封闭”。

  如果你站在一张地形图前,你就会发现山西的自然屏障线与山西的省界基本重合,西部和南部以黄河为界与陕西和河南分开,东部以千里太行山为界与河北和河南相隔,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可以说山西的省界是山河划就的。国界以大江大河,高山山脊为界,为上策,因为国界强调的是封闭和分隔,而省界如果以像黄河和太行这样大河大山来划界,势必造成双重的封闭,强化省人的内向性。

  然而古时候,山西的省界并非如此。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地图,你就会发现古时候山西经常被分割组合,如汉、三国、西晋时,山西版图的一部分直属首都;北宋时,山西的运城地区为河中府,跨越黄河与陕西的大部分归永兴军路管辖,元代山西也是直属中央中书省的,历史上山西的北部面向国际,山西是一个边境省。

  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古时候山西人才辈出的原因,除了经济发达,部分属于京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山西是不封闭的。它的行政区划往往突破了自然的屏障。

  这不是很有启发意义吗?

  无论怎样,山西都像磁石一样吸引我:它的古建筑、壁画、彩塑、石窟、古城、大院、民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22:00 , Processed in 0.07046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