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魅力,在于多样性。如今,云南的许多地方游人如织,可以说,人们去云南就是为了看多样性。 就植物而言,如果你想领略一下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极地的植物群落和类型,在平地上你需要从赤道出发一直到南极、北极;但在云南你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这个宏愿。云南的一些大山,如:高黎贡山、梅里雪山等,以其数千米的植物垂直分布囊括了在平地上从赤道到极地的大部分植物类型。 云南的杜鹃、茶花、兰花……千姿百态,早在19、20世纪初,就引得西方植物采集者纷纷前往。 云南的动物种类据全国之冠,亚洲象、绿孔雀、滇金丝猴为中国其他省所罕见。 在云南一省之内,就有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0几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和毗邻的国家两边,被称为跨境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我有一个在云南专门研究少数民族的朋友,他说直到70年代,他才知道哀牢山的坝子上还有一个傣族的分支——花腰傣。 云南动物、植物、地貌、民族、文化全方位的多样性,其根本原因是因横断山脉的地势造成的。 中国的大山大河大多是东西走向,但横断山脉却是一个异端,东西向的山脉江河突然拐了一个直角弯,形成一组南北纵贯、山川交替的山脉群,这些南北向的山脉江河,如高黎贡山、怒江、云岭、碧罗雪山、澜沧江、无量山、哀牢山……等切断了东西向的交通,故称横断山。 南北向的横断山,切断了东西的交通,也切断了文化的交流同化。因此在横断山的大山褶皱中形成了众多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试想,假如把横断山的走向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那么中原的汉文化必然沿着东西向的江河长驱直入,把少数民族的文化同化殆尽。 南北向的横断山不仅呵护和培育了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和保姆。在第四纪,地球大部分地区曾遭遇冰川的覆盖和退缩,即冰期和间冰期的周期性扫荡。每当冰期来临,植物在冰川的进逼下,步步后退,当间冰期来临时,冰川融化退缩,植物又开始从南向北逐步收复失地,可是当遇到东西向的大山阻挡时,植物就很难越过这种屏障,然而在云南植物可以沿着南北向的横断山脉逐步推进,一直到其生存的界限为止。这也是云南有许多世界上罕见的古代孑遗植物的原因。 云南的地貌景观既是多样的,也是罕见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在不到150公里的距离内并列流淌,这是世界级的景观;路南的石林、元谋的土林、腾冲的火山群和地热泉尤为值得观赏。 既使那些平淡无奇的地方,也能爆出让世界目瞪口呆的新闻。澄江化石群以其众多的化石证明在云南这个地方数亿年前诸多生物曾经以一种大爆炸的方式出现。 云南多样性的魅力,吸引了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流连忘返。徐霞客在云南留下了20多万字的游记,占其游记总量的1/3,在大理,徐霞客竟逗留半年之久。云南植物的丰富性,使得蔡希陶放弃成为文学家和动物学家的理想,毅然前往云南,开展植物调查和研究,并将自己的命运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紧紧地联在一起。俄罗斯人顾彼得和美国人洛克被玉龙雪山脚下的古镇丽江深深吸引,直到1949年,才恋恋离开。他们称丽江为“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 云南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多样性,还在于它的位置,它的区位优势。它地处西南边境毗邻老挝、缅甸、越南,又因为横断山的缘故,云南的几条大江向南穿越东南亚诸国入海。譬如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这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沿着这条河可去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 云南的这种位置,使得云南成为我国西南对外开放和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门户。云南对东南亚毗邻国家有着巨大的魅力,不仅仅经贸往来有优势,就是在信息、金融、教育、文化等方面云南也能成为这一个地区的热点和亮点。 未来的云南将不仅仅以旅游大省的面貌也将以国际性大省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西南。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22:04 , Processed in 0.06965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